一个用盗版软件成瘾的企业,你如何能指望其有正当的经营理念,尊重知识产权,专注于自主研发创新?
即将上会的广东金莱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备用照明领域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制造商,专注于可充电备用照明灯具以及可充电式交直流两用风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营业利润达到6206万元。
然而,因为使用盗版软件,金莱特被美国知名的PTC公司起诉,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盗版惹毛大牌美国公司
《金证券》记者通过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人士了解到,2007年PTC公司(即美国参数技术公司)发现,金莱特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使用PTC公司拥有著作权的软件,经PTC公司和江门市工商部门查证,认为金莱特公司涉嫌未经授权使用其软件,确实存在侵权行为。
在掌握相关证据后,2008年11月20日,PTC公司向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金莱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据悉,PTC公司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是工业制图软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软件公司。其中国客户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家用电器、通用机械等各行各业,典型企业包括联想、海尔、三星等。
大名鼎鼎的美国软件公司,为何会跟金莱特“杠上”?
“制造企业中,制图软件用途非常广。比如研发人员给产品设计个新外壳,他必须通过制图软件画个样子出来,然后根据这个图生产试用模型。”江阴一家上市公司总工程师告诉《金证券》,“简单的外壳设计都必须用到制图软件,更别说精密的内部零件制造了。”
招股书隐匿“认赔”往事
金莱特为何要用盗版软件?
“购买正版软件一般费用比较高,从50万到数百万不等。对小企业而言,用盗版软件能节省大量成本。”上述工程师直言,“国内企业对采购软件产品的重视度不高,但国外企业对著作权和软件产品的保护非常严格。”
官司以金莱特主动“认错”而收场。《金证券》了解到,2009年2月,金莱特从PTC公司采购了50万元的正版软件。2009年3月,金莱特删除了已安装的盗版软件,并且履行采购协议后,该案才调解结案。
值得一提的是,金莱特在招股书中对该案件“只字未提”。仅在无形资产中列明,曾花费81.51万元购买设计软件。
上市前离奇减员为哪般
走惯捷径、眼中只有利益的金莱特,在人工成本上同样打得一手精明算盘。
招股书显示,2009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2月31日三个时点,金莱特在职员工人数分别为887人、1352人和1208人。其中,2011年比2010年减少了144人。
数据显示,金莱特2010年产量同比上年增长61%,人工成本急增134%;而2011年在产量减少4%、职工人数大减144人的情况下,人工成本却与上年基本持平。
回顾2011年,美的、格力等制造业龙头均出现“裁员”风暴。在即将上市的关键时期,为何员工数量减少超过一成?“裁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金证券》注意到,根据招股书,公司此次IPO募集资金将会投入到三个项目。在可充电备用LED灯具扩产项目当中,拟定员630人;可充电交直流两用风扇扩产项目当中,达产拟新增员工210人;研发中心项目当中,将新增95人的研发团队。也就是说,三个项目需要新增员工超过900人。
“不一定是公司主动裁员,也可能是人员流失的速度远远超过新招聘的速度。”华泰证券一位保荐人指出,公司未来人员继续流失,以及人力成本大幅攀升的可能性较高,金莱特应在招股书中作出更多风险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