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姣)昨天,市工商局发布了一季度商标行政执法情况分析,其中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案值就有近60万元。
“安利”护肤品20元~30元不等
2月28日下午,云阳县工商局杏家湾工商所接到市民电话举报:云阳县双江街道青龙路2巷,有一个男子摆地摊销售假冒“安利”产品。
执法人员随即赶赴现场检查,发现河南籍男子张某正在以20元~30元不等的价格,销售雅姿补水霜等“安利”护肤系列产品,现场查获雅姿补水霜、美白滋养面膜等“安利”护肤系列产品35盒。
随后,在男子入住的旅馆内,执法人员又搜出了126盒防晒霜、乳液等“安利”系列产品,标价金额共计25000余元。经“安利”万州分公司工作人员初步认定,上述“安利”系列护肤产品均不属该公司生产,属假冒产品。执法人员当即对假冒产品进行了扣押。
商标侵权假冒案件占了98.5%
市工商局商标处统计,今年一季度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68件,比去年同期查处数量增长了近一半。查处案值59.39万元,罚没金额89.16万元。其中,案值在10万元以上的案件两件,罚款10万元以上的案件1件。
在查处的68件商标违法案件中,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数就占了67件,在全部商标违法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由去年同期的93.5%上升到98.5%,仍然占据商标违法案件的主体地位。
涉外商标违法案增长156%
许多消费者热衷“洋品牌”,这使得涉外商标违法案件数量和案值大幅增加。
一季度全系统查处涉外商标违法案件23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4件,增长了155.6%。在商标违法案件中的比重上升到34.3%;案值达24.3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73.6%。
其中,服装仍然是涉外商标侵权的重点涉案行业,共查处4件,案值9.4万元,占涉外商标违法案件总案值的38.5%。化妆品行业侵犯涉外商标权利人权益案件数有所增长,达8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