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互联网视频领域诸强的你争我夺仍在火热上演,在不断的洗牌与市场演变中,刚刚成功并购土豆网的优酷与专注UGC领域酷6网成为业内第一阵营企业的首要选择。
2010年起,酷6、优酷与土豆网相继赴美上市,通过融资与品牌知名度的积累,逐渐形成视频行业第一阵营的壁垒。如今时局变迁,较晚上市的土豆网遭优酷并购,赴美上市成功的企业仅余优酷与酷6两家,行业竞争格局更趋明朗。
与此同时,有部分视频网站企图通过援引其自身或第三方统计的数据,高调宣称跻身第一阵营,以印证自身的江湖地位,一时间众说纷纭,行业格局被指扑朔。然而业界人士指出,由于缺乏公正的第三方数据机构,且部分视频企业还处于待上市阶段,运营数据的公布无需审查,出于宣传考虑信口夸大亦无需承担法律责任,也影响了大部分数据的可信程度。相较之下,优酷与酷6作为上市企业,其所公布的运营数据显然更禁得起业内推敲,在美国SEC的监管与审核下更具市场公信力。
时下,PV(点击量)、UV(独立用户数)和VV(视频播放量)均作为衡量视频网站品质的重要指标,曾有评论人士称此为“V时代”降临,但其中PV与VV被认为易于作弊,通过刷屏软件、互换点击、互点联盟等多种途径“刷流量”,无法真实体现视频网站综合实力。
根据目前市场公布的UV数据统计,截至去年7月,优酷月度用户整体规模已突破3亿(家庭办公及网吧用户规模),毫无悬念领衔行业;而截至第四季度,土豆网月独立用户(办公和家庭宽带用户)达到2.3亿,以微弱的优势领先老对手酷6,位居次席;而作为国内视频行业专注UGC领域的酷6网,2012年1月份独立访问用户数则达到2.2亿,稳居第一阵营行列。
而从模式而言,优酷与土豆抱团取暖,共同抵御长视频版权内容成本的亏损,Hulu模式在国内的行进艰难;而原先最早进入国内的Youtube模式的价值则得到业界重新审视,短视频注重用户原创,通过社区化打造差异的用户体验,从而与强化品牌效应与用户粘性,实质上与Hulu殊途同归,但鉴于国内特殊的版权市场环境,在结合本地化的发展之路上则又胜Hulu一筹。
相较酷6四季度财报394万美元的亏损,优酷与土豆动辄上亿的成本支出堪称视频行业难以承受之重,UGC模式的核心价值也再度被人们重新审视。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影视剧内容原本更易突出个性化,但由于国内跟风盛行,长视频为主打的网站层出不穷,而视频网站难以承受独家版权购买成本,纷纷选择分销,反而使行业陷入同质化的泥沼;反观UGC模式则由于节省高额的版权成本支出,节省巨额的版权成本将使视频行业更易回归盈利道路。
有评论人士指出,受长视频模式所累,优酷土豆合并的光鲜背后实际暗藏隐患,版权与带宽成本支出逐年飞涨,优酷土豆仍然未摆脱巨亏现状,长视频造血能力成疑。双方的合并有利于推动版权市场理性化,减少恶意竞争,但由于人员、资源整合现状困扰,前景不容乐观。
实际上,若非因烧钱困窘,存活艰难,王微也不会沦落至无奈出售土豆。土豆四季度财报成本支出与亏损同比扩大,现有资金仅足够维持一年;而土豆网上市之初即告破发,在运营不利的背景下,投资人迟迟无法变现获利,资本推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促成了双方的合并。
目前,视频行业格局已初步显现,优酷与土豆合并成为视频门户的佼佼者;以酷6为首的视频网站坚持UGC的发展道路;PPS、迅雷看看与PPTV领衔客户端软件,而腾讯视频、爱奇艺与搜狐视频则作为门户网站的分支形态出现。
相较之下,腾讯视频等门户分支由于背景缘故,在分拆上市前很难引入外资,只有看母公司脸色行事,而母公司业务线纷繁复杂,难以面面俱到成为其发展硬伤。爱奇艺去年年中即被爆资金链告急,然而由于百度流量入股,引入外资将降低其持股比例,自身又不愿过度烧钱支援,导致爱奇艺陷入运营困境,购剧不利,只有依靠流量导入苦苦支撑。此外,优土合并,长视频阵营遭遇冲击,导致门户分支派系陷入发展困境,前景成疑。
业界人士认为,优酷土豆合并后,未来视频行业将形成长视频与UGC的两种主要发展路线,行业格局日趋清晰。土豆退市后,未来视频行业优酷与酷6将肩负起行业第一阵营的引领作用,而未来行业格局如何风云变幻,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