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周动态 > 新型工业化:丽江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新型工业化:丽江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时间:2012-10-21 16:40:48  来源:原创  作者:
 中国的螺旋藻 丽江的程海湖

 

    从2006年的35.3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20.75亿元,丽江工业经济年均增速达2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

    在实现丽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丽江已逐渐构筑起具有丽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记 者 唐俊明

    没有工业的做强,就没有经济的支撑!工业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而新型工业化是工业转型、提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背景下,丽江将新型工业化作为推动力,依托丰富的水能、生物、矿产等优势资源,科学谋划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发展提速、实力增强、结构优化、园区壮大、产业聚集、节能降耗、淘劣上优的良好态势,其工业增加值的规模快速扩大,工业发展质量得到充分肯定。

    新型工业化,正强力推动“品牌丽江”向“实力丽江”转变,成为丽江科学跨越的强力引擎和巨大支撑。

    1

    新型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

    数据显示:丽江市的工业总产值从建国初期仅有200万元发展到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7.1亿元,用了近60年的时间,而把工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57.1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20.75亿元,增长了63. 65亿元,仅用了3年时间。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0.75亿元,是“十一五”末(2010年)88.8亿元的1.36倍,是“十五”末(2005年)25.65亿元的4.7倍。其工业经济增速与省内其他州市相比,排序从“十五”期间的14位、“十一五”期间的前5位跃升为2011年全省16个州市中的第1位。总量位次排名从2010年全省16个州市中排第14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12位。

    这一变化,新型工业化功不可没。

    早在2008年,丽江市就出台了加快推进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决定,对丽江新型工业化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规划。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丽江市工信委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客观分析全市工业现状,研究和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科学编制完成了全市“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等36个规划。充分依托丽江的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组织形态提升三条主线,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重点,为实现丽江工业跨越发展理清了思路。

    新型工业化总体思路是:坚定不移推进“水能富市”战略,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共进”的方针,围绕建设“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的目标,快速扩大总量,推进结构调整,完善产业链条,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创新能力,确保质量水平,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向园区化、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清洁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形成以清洁能源产业为重点,矿产资源、生物产业、冶金、建材、旅游商品开发为主体,其他工业产业为补充的特色绿色产业体系。按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原则,着力建设工业园区和工业强县,以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实施跨越发展计划,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双百亿工程”,大力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工业合作开放水平和整体素质,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今年4月27日,丽江市召开工业跨越发展大会,再次强调以新型工业化突破推动丽江跨越发展,随后又作出了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围绕工业调结构、创特色、快发展、上水平的目标,明确提出实施“丽江工业发展三年倍增跨越行动计划”, 坚持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培育壮大工业产业,打造全市经济重要增长极,实现工业兴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同时制定多项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以保障。

    思路清晰、措施得当。集中力量谋划工业、整合力量发展工业,全市吹响了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的集结号,新型工业化成为工业跨越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2

    结构更优 凸显产业支撑作用

    令人关注的是,丽江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1:38.3:43.6转变为2011年的17.1:41.7:41.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三、二、一向二、三、一的转变,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产业结构调整之后,伴随而来的是产业支撑作用凸显。

    回望多年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的丽江,其工业经济并不为外界所称道,工业总量小、整体层次和水平不高、大企业大项目不多、中小企业发展缓慢、资源约束越来越凸显,贡献率低。视线转向今日的丽江,一座座新建厂房拔地而起,一项项工业产品应时而生,一批批产品从丽江走向国内外……

    究其原因,是近年来,丽江市牢固树立“走独具丽江特色新型化工业”的理念,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无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认识上,还是在工业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经济结构调整、平台建设、项目投资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新突破。全市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35.32亿元增长到2011 年的120.75亿元,年均增速达2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强力促进了一、二、三产业比重的良性变化。

    丽江市工信委主任王天寿告诉记者,丽江的工业虽已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仍然面临结构不优、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这些问题不解决,原来的增长方式就难以为继,工业结构不调整,跨越式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丽江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丽江积极实施调优创新工程,深入挖掘潜力,努力提质增效,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清洁能源基地、清洁载能产业、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强化节能减排,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严格执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实施“企业技改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低耗能、少污染、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深入抓好循环经济试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为了工业的发展,丽江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工业未来,心无旁骛地抓工业、干工业。几年下来,丽江的工业基础悄然在变,科学发展已成为一切工作的统领。“又快又好”变成了“又好又快”,“好”字当先。

    经过多年的培育,目前,全市主营业务超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8户,其中超2亿元的有11户,超3亿元的有6户。这11家企业作为龙头牵系着丽江工业经济发展。有“永保”“映华”“乌木春”等17件省著名商标,丽江市三川火腿有限公司、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被列入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丽江市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被列入云南省高新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

    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跨越发展。

    在实施工业跨越发展战略中,丽江思路清晰、战略明确、举措坚定。选准工业发展的一些重点领域、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实现率先突破。着力实施工业发展“三个一百亿”工程,一是着力建设清洁能源基地,重点抓好金沙江中游丽江境内“一库六级”为主的水电开发建设,积极开发以风力、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建设项目;二是依托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的优势,重点发展以铝产业、金属镁、精铜等为主的清洁载能产业;三是重点抓好以农产品开发为主的生物资源产业,强化技术创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做大做强螺旋藻、玛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力争通过3年的培育发展,把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载能产业和生物资源加工产业打造成为三个产值超100亿元的支柱产业。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打造煤化工、建材、装备制造、金银玉石加工、民族工艺品、农特产品等产业集群。

    目前,一业为主,多业共进,大手笔、大气魄,全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势头强劲。

    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生态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清洁载能产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优化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力争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升级改造建材产业,力争到2015年建材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旅游商品开发产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化工、制

    3

    建好八大园区 实现工业大跨越

    园区发展是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工业突破的主战场。丽江工业跨越发展的希望在园区、潜力在园区、后劲在园区、就业在园区,财政增长也在园区。2011年,丽江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建设八大工业园区,在已有的三个工业园区(丽江南口工业园、永胜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华坪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再建设五个工业园区(丽江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古城国际空港经济区、永胜程海湖泊生态经济建设试验区、永胜仁和工业园区、宁蒗工业园区),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建设丽江“八大园区”,是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突破点、着力点、切入点和支撑点。

    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丽江市将成立市级工业园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各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布局等进行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县区人民政府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科学规划工业园区,合理布局产业,逐步滚动开发,按照“企业集中、资本集聚、产业集群、土地集约”的要求,着力推进特色型、效益型、生态型、创新型园区建设。

    根据实施意见,丽江市以重点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大企业为龙头,以清洁能源开发、生态产业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冶金建材业开发、旅游商品加工为主,到2015年,形成8个产业集群。

    为推进项目落地入园,丽江市全力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对入园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服务平台,重点保障企业发展要素,广泛吸纳人才,完善投资创业机制。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富民兴丽的创业区、与国际接轨的前沿区。

    据统计,2011年,全市共申报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园区软环境建设项目11项,落实扶持资金770万元。完成了1.9万平米的标准产房建设和12万平米的保尔螺旋藻养殖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5.3亿元。入园企业达到102户;完成工业总产值40.22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工业增加值18.8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销售收入40.15亿元,同比增长36%。

    同时,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推进“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2011年,指导中小企业成功申报各类扶持资金、专项资金共计938万元,全市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89.4亿元,同比增长28.3%,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0.1%,上缴税金24.97亿元,同比增长38.8%,从业人员达122858人,同比增长13.5%,超额完成省下达的非公经济各项目标任务。

    药、机床等其它补充产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力争到2015年培育2-3家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吗,2015年80%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清洁生产。

    丽江市在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的同时,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工业良性发展格局。

    丽江工业正绽放出它独特的魅力,已逐渐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点。

    4

    工业经济 活力四射

    优化环境,为工业经济营造顺畅、高效的发展环境。

    全力以赴建园区、上项目、增投资、优环境,丽江工业发展正在迈出坚实步伐。

    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实施工业跨越发展战略。

    正如丽江市工信委主任王天寿所说,丽江工业经济与省内其他一些地方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落实好工业跨越发展战略。心无旁骛地主攻工业,矢志不渝地壮大工业。以决战的姿态,拿出血性和斗志,打一场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攻坚战,努力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正视差距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增强加快工业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丽江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在落实。如今,丽江各大园区建设如火如荼、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全力以赴、配套服务优质高效。处处人潮涌动、生机勃发,整个园区呈现出大建设大发展的喜人场面。

    一个信号传出,丽江,正以时不我待的发展观念,坚定“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用新的战略举措科学传承着实现工业跨越战略部署。

    让人坚信,有一脉相承的战略支撑,有广大干群的伟大实践,有上级党政的政策保障,今日丽江的工业正站在新的起点阔步前进,向着工业兴市、工业强市、工业富市的目标迈进,正强力推动“品牌丽江”向“实力丽江”转变。

    链接<<<<丽江工业跨越发展目标

    3年倍增跨越发展目标:到201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60亿元,年均增长44%,为2011年的3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年均增长39%,为2011年的2.7倍。重点实施“3个一百亿”工程,即“清洁能源、清洁载能、生物资源加工产业产值百亿工程”。

    “十二五”发展目标: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实施园区升级工程,培育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1个,超50亿元的工业园区2个。

    10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培育超200亿元的园区2个,超300亿元的园区1个,园区经济总量达到800亿元。

 
现在评论本文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输入框即可显示验证码
相关推荐
2015 CPCC中国版权服务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版权十件大...
"小苹果"创作人凭神曲入围2014十大中国著作权人【图文】
我国自主研发堆芯分析和燃料管理软件获软件著作权...
2014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政府门户网站统计报告【图文】
网游被破解侵犯软件著作权登记【详细】
网络版权两法衔接机制逐步成熟
百年金海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功申报一项软件著作权登...
中劳网荣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图片】
南京市锅检院获一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详细】
马钢煤焦化公司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详细】
热门排行榜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样本 1192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常见问... 93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 6795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534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476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优惠政策 3397
2012软件著作权登记费用和流... 2510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2328
商标注册查询 2111
软件产品认定 1838
热门认证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2328
软件产品认定 1838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代理服务流程 1491
软件企业认定 139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基本条件 1266
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 1082
软件企业认证代理流程以及方案 1023
软件企业认证需要资料和优惠政策 663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637
高新技术认定的专家和中介机构 597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6 中国版权在线-软件著作权登记代理
网站备案:京ICP备09084542号北京久源博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