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金秋,京东潮白河畔,燕郊高新区隆重奠基。建区二十年,燕郊高新区在科学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强劲引擎;民生建设亮点频闪,百姓安居乐业,群众富足安康,社会文明和谐,大步走在全省同类地区最前列。成为京东地区具有发展实力、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首都卫星城。
牢牢坚持科学发展,打造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强大引擎
这里距天安门30公里,距首都机场25公里,距海港天津港120公里,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1992年8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燕郊设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建区二十年来,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廊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三河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50万三河人民的全力支持下,燕郊高新区始终高扬科学发展旗帜,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加速实现产业聚集,已成为京东地区最富发展实力、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首都卫星城。
截至目前,燕郊高新区已先后吸引了美、德、法、日、韩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个项目,投资总规模近千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60余个。建区二十年,燕郊高新区实际利用外资10.54亿美元,实际引进内资601.8亿元,累计完成财政收入192.32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684.44亿元,出口创汇12.78亿美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56.5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4.12亿元。
“十二五”开局之年,燕郊高新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42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44.5亿元,同比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175.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6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7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3亿元。综合实力雄厚的燕郊高新区,已成为三河市连年入围“全国百强”最重要的发展支柱,成为廊坊乃至河北对接首都北京的重要桥头堡和对外开放的靓丽窗口。
燕郊高新区与北京通州区隔潮白河相望,位于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发展规划“东部发展带”的关键节点,与朝阳CBD、亦庄高新区、通州新城、顺义天竺空港工业区遥相呼应,拥有通燕高速、京榆旧路、迎宾路、燕顺路、京秦铁路等进京通道,北京811—818路和930路公交车直通区内,集航空、高速、铁路、公路并举的立体交通网路实现了与北京交通的全面对接。
2010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高新区成为与昆山国家高新区齐名,全国仅有的两个由县级市管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设在镇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新兴产业集群崛起奠基京东“发展高地”
燕郊高新区内,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机械制造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已成为河北省通讯与电子专用设备产业园区、廊坊市软件外包服务基地和廊坊市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区。
“借助独特区位优势,燕郊高新区始终坚持高端定位、高端产业、高端发展,坚定不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三河市委书记张金波介绍,区内拥有各类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182家,经济贡献率达到58%,有100余个项目被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省级项目60项。随着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燕郊高新区成为首都东部重要的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电子信息产业。拥有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兴建的北方产业基地,拥有全球最大的汉字输入手写板生产基地、中国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旗帜——汉王制造有限公司,拥有从事各类微电子、电子元件专用设备和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设备研究、开发和制造的电子科技集团第45研究所,北京世维通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荣膺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最高荣誉——特等奖。
——新能源产业。围绕打造国内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以光伏产业和光热产业为主的太阳能产业异军突起,初步形成集聚效应。阳光硅谷、晶伟电子、阳光硅峰、珈伟太阳能等新兴光伏产业群项目总投资185亿元,阳光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硅片加工中心。
——生物医药产业。神威药业(燕郊)有限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条件最优的中药水针剂生产基地,森隆药业有限公司集研究开发、生产、医疗、销售为一体,其主要产品“安络化纤丸”属国家III类新药,被列为国家医药“处方保密品种”,是全国唯一批准治疗中期肝硬化的国家级新药;量子高科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具有国际水平的药物研发和生产机构,致力于制药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平台建设、技术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新材料产业。区内日本富士胶片、新加坡平易印刷和中国印刷集团3家大型PS版生产项目,已成为国内最大的PS版生产基地,产品销量占全国的60%。引入了中印合资晶日科美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等项目,成为国内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之一。盟多地板(中国)有限公司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指定供应商;从事电子陶瓷元件材料与新能源材料研发与生产的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有能力向国际锂电巨头提供锂电材料的供应商;研发、生产蜂窝陶瓷过滤器及蜂窝陶瓷制品的晶锐瓷业有限公司,高技术工业陶瓷产品广泛出口美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
——机械制造产业。集聚了世原汽车、因派克汽车等高水平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是北京现代、东风起亚等国内龙头汽车公司的重要零部件配套基地。一批高水平机械制造业项目快速成长,长城重机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球磨机、传送机械的生产企业,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重型特种汽车生产研发基地主要生产军品、特种车、全地面起重机、工程机械、装载机、特种矿用车等,是国内著名的重型特种汽车生产基地。
——软件及服务外包业。以中兴通讯北方产业基地的建设和燕郊东湖创业孵化器为平台,充分利用毗邻中关村的优势,燕郊高新区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以软件设计、人才培训为主导业务的服务外包项目。中兴燕郊软件、华通科技、环波软件等公司的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高新技术发展的相关产业,如健康产业、食品产业、物流产业、文化产业领域、休闲娱乐产业等领域全方位发展。
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培育壮大高端产业冲刺一流国家高新区
建区二十年,燕郊高新区始终坚持“主动融入、全面对接、同城一体、借势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目前已形成了体系完备的城市规划、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健全完善的配套设施。
1994年,燕郊高新区编制首部总体发展规划。之后,适应高新区快速发展的实际,他们委托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概念性总体规划,明确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方向。2009年5月,他们又根据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燕郊地区城乡统筹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两轴三带、三片两心、十一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
着眼未来长远发展,燕郊高新区又启动燕郊北部科学城、南部健康城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规划,燕郊北部区域定位为“河北省重要经济科研中心,全面融入首都的京东后花园,一座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主导,依托先进工业、物流业、旅游业三大产业为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生活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生态产业新区”;南部区域将全力打造成以健康产业为核心,集医疗保健药品生产、医疗保健器械制造、医疗康复、营养保健、运动健身、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健康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健康城。
“近京优势是燕郊高新区最为宝贵的发展资源。”三河市市长谷正海介绍,建区二十年燕郊牢牢坚持变“近”为“通”理念,全面推进与北京的“一体化”步伐。在以交通为先导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他们努力与北京全方位对接,打造与北京的同城效应,努力变区位优势为发展竞争优势,继而实现经济产业的全面对接。目前,高新区内拥有102国道、迎宾路、燕顺路、102国道辅路、京秦铁路等5条进京通道,通燕高速、京平高速将燕郊与北京市中心紧密连接;密涿支线直通北京六环,一期工程已竣工。北外环路与徐尹路对接、102国道南移对接通燕高速、引入北京地铁M6线等也正在稳步推进中,将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有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打造一流的国家高新区,燕郊始终坚持全面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燕郊高新区内拥有中直单位38家、科研机构20余家、大专院校8所,拥有各类专业人才2万余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8万余人,高素质人口密度达到33.3%。这里每年还有1万名高素质大学生毕业,建成了京东最大的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可以为各类大型高科技企业入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建设繁荣幸福新燕郊
在城市建设中,坚持“打造绿色燕郊、建设生态家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专项活动,先后实施了燕郊植物园、万亩滨河森林公园、燕郊公园、潮白河大堤绿化等一大批绿化精品工程,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宜人的“绿色燕郊”。燕郊高新区内,共种植乔木34万余株、灌木36万余株,绿化覆盖面积达1700多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4%,绿地面积达1500多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8平方米,全区域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建区二十年,燕郊高新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公平,努力建设“繁荣幸福新燕郊”。他们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职业介绍管理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就业培训、扶助上岗、帮助创业的方式,鼓励失地、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他们以“十有民生行动计划”为目标,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他们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他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强对土地、水、电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严格执行土地政策,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大力推进节约型社会创建活动。他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全力抓好旧村改造,改善了村街面貌,优化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标准和人性化的生活需要,燕郊高新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实现了金融、商贸、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完备,成为京东地区理想的商务接待地,为入区企业、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近年来,燕郊高新区按照“大投入、大配套、大发展”的原则,大手笔、大动作推进休闲娱乐、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业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