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燕郊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更有着浓厚的发展氛围。经过20年开发建设,特别是成功晋升国家高新区以来,燕郊高新区正迎来发展速度最快、后劲最足、形势最好、群众得实惠最多的黄金机遇期。”燕郊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普对此信心满满。
承载着河北省委、省政府“把燕郊确立为河北省千亿元园区之一”的厚望,荣升为国家级的燕郊高新区已牢固树立了“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千亿元、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人口达百万、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奋斗目标。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上,赵普强调,燕郊高新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实施精良管理,追求高端发展,坚定“建设一流国家高新区”的目标、抓住“狠抓产业升级、建好创新平台、强化功能保障、优化社会管理”四个重点、落实“完善体制机制、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干部作风”三个保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保持锐气、社会发展追求和谐两大任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一流国家高新区建设。
建设一流国家高新区,必须坚持狠抓产业升级,构建高端产业集群。要实施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式发展战略,努力培育一批“行业巨人”、打造一批“企业航母”,构建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的产业高地。要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实施保姆式服务,力促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尽早发挥辐射带动效应。要加大央企引进力度,借力北京资源,瞄准大国企、行业领军企业,全力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同时放手引进战略投资者。
建设一流国家高新区,必须坚持建好创新平台,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拓展孵化器功能,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建设,拓展孵化空间,形成“孵化器+加速器+标准化厂房+工业用地”的梯次场地供应链条,满足高成长企业的需求,打造与中关村全面对接的功能载体。要全面加强与国家科技部门的对接,争取各级各项科技扶持政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
建设一流国家高新区,还必须坚持强化功能保障,夯实高端发展平台。要着眼于推动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大力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全面提高区域承载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与此同时,还必须坚持优化社会管理,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构建社区“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谐社区。
“建设一流国家高新区,是燕郊高新区打造发展新优势,在未来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赵普对此深信不疑。他知道,只有以更开阔的视野、更解放的思想、更超常的措施,全力打响发展攻坚战,突破难点问题,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发展速度,才能全面缩小同全国一流高新区之间的差距,进而实现追赶和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