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外的声音
对于麦当劳“橡胶门”,国外同样传出质疑声。纽约大学教授、《吃什么》的作者马里昂·奈斯德(Marion Nestle)表示,关于麦乐鸡中所含的橡胶成分,有一个普遍性原则,即“别吃那些你连读都不会读的东西”。
《厨师插图》(Cook’s Illustrated)杂志的创始人克里斯托弗·金博尔(Christopher Kimball)表示,由于食品监管严厉性的不同,欧洲地区所售麦乐鸡含有的石油成分远低于其他国家与地区。
金博尔的言论迅速引发了美国民众的不满。专栏撰稿人布鲁斯·泰森(Bruce Tyson)在社论智库类网站Helium上激烈地评论道,“看来,麦当劳宁愿用含有石油和反式脂肪酸的劣质食物招待美国顾客,这也强化了公众的信念----在利润面前,大公司从来无视公众利益。”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刊文指出,对于许多曾带孩子吃过麦当劳食品的家长而言,麦乐鸡含“泥胶”成分无疑令他们感到震惊。事实上,这并非麦当劳食品第一次遭受质疑。今年3月,美国一名营养师拿麦当劳“快乐儿童餐”做试验,发现一年前购买的汉堡和薯条在一年后仍未变质。据此,麦当劳被指食物中添加的防腐剂极有可能超标。
今年6月,麦当劳召回至少1330万个印有《怪物史莱克4》图案的玻璃杯,因为这些玻璃杯表面可能含致癌重金属镉。有消费者表示,不断听到这些关于麦当劳食品的负面健康报道“真的让人很失望”。
商业利润VS企业责任
随着公众对“橡胶门”事件关注度的增多,国内已有消费者开始对麦乐鸡表现出抵触情绪。
新浪网开展的万人调查显示,超过80%的网友认为,麦乐鸡中的化学成分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近80%的网友表示“不会再食用麦乐鸡等快餐食品”。
而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对于国内消费者的反应,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一名员工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其实,那两种成分和我们通常所吃的食盐一样,境外媒体渲染了其工业用途。”当记者询问中国所售麦乐鸡里上述化学成分的具体含量、麦当劳其他产品是否也在使用等焦点问题时,麦当劳中国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要请示麦当劳总部才能回答”。
《新京报》援引业内人士的分析指出,虽然添加剂在可使用的标准范围内是安全的,但如果这些物质在人体中代谢缓慢的话,长期的积累效应也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两种添加剂的使用效果无非是为了提高食品的美观度,最终的目的是为提升企业的销售业绩。在食品安全和企业利润两者之间,企业应有一个自我的平衡。”
目前,国家药监局已会同有关部门对麦当劳相关产品进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