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法兰克福10月14日讯 第64届法兰克福书展于当地时间10月14日落下帷幕。据统计,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国外文局)共完成408种图书版权贸易谈判,其中版权输出392种(包括签订协议70种和达成版权输出意向322种),版权引进16种,其中版权输出项目在中国展团各大集团中名列前茅。
据了解,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出版的“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老人家说”系列、“互动汉语”系列、“经典少年游”系列、“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精品书系”、“中国历史漫画馆”系列、《历史的见证: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西游记》、《孔门七十二贤画像》等一批重点图书已与美、法、德、意、西班牙、黎巴嫩、新加坡、印度、泰、韩、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签订版权输出协议。另有300余种图书与俄罗斯、希腊、埃及、格鲁吉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达成版权输出意向。同时,该集团与美、英、德、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就16种图书完成版权引进洽谈。
通过此次书展,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不仅在版权贸易方面收获颇丰,工作人员也通过参观交流开阔了眼界。外文出版社总编助理许荣在展后谈到,要注意通过布展手段吸引合作伙伴和读者。“一本书能不能吸引读者,取决于读者最初看到它的6秒到8秒的时间。我看到许多欧美出版社展品的封面设计都非常的漂亮,我们以后在这方面要多下功夫;同时我也注意到,国外展台的展示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各种多媒体的技术可以带给读者更为丰富的体验,悬挂灯箱推介重点图书等等,这些技术都使得展台更为吸引读者”。
海豚出版社社长助理李忠孝表示,版权的输出、引进是相辅相承的。在进行版权输出的同时购买合作伙伴的版权,这有利于彼此增进关系,也有助于提高出版社自身的品质。在此次书展上他了解到,一些中国香港的出版社同海外的出版社共同协商、策划选题,合作出版一些作品,这无疑对丰富出版社的产品,打通海外市场是大有裨益的。
华语教学出版社是一家专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出版社。此次代表出版社参加书展的版权经理顾珺称:“我注意到海外的合作伙伴对于图书的电子版权越来越感兴趣。他们都很关心我们的产品有没有更丰富的多媒体表现手段,能不能发布在电子平台上等等。对外汉语教材如果仅仅是纸质图书或者是传统书配音像材料,将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朝华出版社版权主管焦雅楠表示,越来越多的外国书商对中国当代的现实生活越来越感兴趣,一些国家的出版社与朝华就一些都市情感类文学作品的版权输出达成了意向。在布展方面,她建议,可以向欧美的一些出版社学习,将展台按照出版社安排成小格子间,这样既经济又可营造良好的谈判氛围。
中国画报出版社副总编方允仲称,通过此次书展,感受到中国出版社的产品和海外知名出版机构的差异。他表示,出版社不仅要在选题方面调整思路,也要在设计和印装工艺上下功夫,以此来制作更为吸引人的图书,寻求在海外市场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