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技术市场仍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共成交技术合同213752项,成交金额突破3000亿元,达到3039亿元,同比增长14%,充分显示出科技对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作用。“各项数据反映出技术市场的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增强,技术转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
科技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处负责人介绍,按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不少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以产学研结合等形式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产业技术开发体系,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技术市场登记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合同占全国技术市场成交总额的近八成,分别为41.6%和37.6%。技术开发合同成交1264亿元,位居首位,增幅为17.5%,其中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开发明显增加,成交金额为1166亿元,占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金额的92.2%。国家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移的税收扶持政策和投融资支持政策鼓励和促进了自主创新成果的转移,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技术转移、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进一步加快。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技术转移规模小幅增加,技术转移质量稳步提升,技术转移效率有待提高。在各类技术转让合同中,生物医药新品种权转让合同增长167%,表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的大力推动和企业、科研机构的积极响应下得到高速发展,表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专利实施许可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的行业。去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交易活跃,据对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交易的统计,2009年共签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合同144118项,成交1850亿元,分别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项数和金额的67.4%和60.9%。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和力度的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交易的规模和质量也将不断上升。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工程的实施效果逐步显现,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成交额位居前3位,涉及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电子信息技术合同继续位居各领域成交金额之首。
此外,我国核应用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已逐渐步入商业化进程,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技术交易规模显著提高。核应用技术成交金额达到72亿元,航空航天技术较上年翻了一番,达到95亿元。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意识逐步提高,在保护企业核心技术的前提下,知识产权技术的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2009年,全国技术合同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有117408项,成交金额为1826亿元,较2008年增长7%。从各地市的成交情况看,北京、上海、广东仍位居全国登记合同成交金额前三甲,但部分省市成交金额有所下降。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的转移和扩散仍是技术转移的薄弱环节,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