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当代年轻人所受的限制太多
80后作家的典型代表韩寒演讲竟然也要带稿纸?是真的。但他说这是为了约束自己不“满嘴跑火车”,为了不连累听众。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如此的开场着实雷倒一大片人。而韩寒就是要以此来调侃为什么中国一直成不了文化大国。他诙谐地说,原因就在于“大部分的讲话中,‘各位领导’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韩寒认为,当代年轻人都很有想象力,但所受的限制太多。
看完电影《孔子》后,韩寒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他说如果人们真把孔子当做圣人,“怎么能容忍将其拍成电影,容忍别人拿票房说事。”韩寒坦承很怕《孔子》成功,因为一旦成功,庄子、孟子、老子都将被翻出来拍一遍。
邓晓芒:别光为面子 精神上要大气
为什么我们把奥运、世博这些会看得如此重要?邓晓芒说,主要是爱面子的问题。“中国人的心灵缺乏支撑,需要外部事物来支撑。因此,缺了面子就没法活。”
邓晓芒认为,当代中国要成为文化大国,首先要有精神上的大气。在他国面前展示出健康的心态、让人尊敬的人格状态,而不在于拿多少金牌。
资中筠:现在还不是输出文化的时候
八十高龄的资中筠仍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老人家早年曾给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当过翻译。
资老关心教育,她忧心地说 “现在有点乱套”。一方面花巨资在国外搞孔子学院,教外国人中文;而另一方面国内却如上海几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一样,越来越不重视中文。“考试中取消语文是极为荒唐的。”她表示,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与中文水平关系最为密切,而一个国家的母语便是它的文化载体。
资老认为,现在还不是输出文化的时候,而要在已有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文化。“从2000年开始,就兴起了‘申遗’的热潮,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我们新创造出来的,我们现在是花着老祖宗的资本,还没挥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