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徐 颖
被禁17年,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终于解禁了。记者昨日从作家出版社获悉,汇集了贾平凹写作30年代表作的《贾平凹三部》即将出版,其中包括当年被禁的《废都》,此外还有《浮躁》和《秦腔》。作家出版社负责宣传的金石开表示,虽然会三本成套出售,但另有《废都》单行本单独出售。对于《废都》解禁的幕后,金石开没有做太多解释。他披露,出版社暂无宣传计划,该书目前印量也不多。
解禁后文字没删改
1993年《废都》被禁出版,主要原因是大量性描写引发争议。此次获准再版,重新面市的《废都》和北京出版社的旧版《废都》在文字内容上并无区别,也未做文字删减,字数和页数基本一致。
但在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变化。旧版《废都》“□□□□(此处作者删去××字)”是无论哪个盗版版本都不曾改变的标志文本,但是在新版中,这些“□□□”变成了“……”。此外,新版改变的还有封面和价格。相比旧版的沉稳,新版《废都》为艳丽的桃红色封面。而17年前,定价12.5元的《废都》也涨到了39元,《贾平凹三部》一套的定价则在116元。
《废都》让贾平凹受灾最多
《废都》被禁,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它始终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痛”。而贾平凹这一痛就痛了17年。“人一生有几个十七年?……这十七年,不是《废都》,我不是现在这样。”回顾此书写作,贾平凹在接受采访时称,当时根本没有想到风险。“我写作一直不管外界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或许是不受政治的、读者的、市场的影响,但也可能遭到不测,《废都》就是个例子。我把此书列为我作品中的重要一部。它带给我个人的灾难是最多的。《废都》留给我的阴影影响了我整个90年代。《废都》给我带来的是,‘誉满天下,毁满天下’,自《废都》后,我从原来的纯情作家,变成了争议作家,变成了‘流氓’。”
《废都》彻底改变了贾平凹。贾平凹说:“这十几年,《废都》让我要隐忍、要不服气地写作,所以才出现《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一系列作品。”
再版让人喜悦和惶恐
经历了17年的隐忍,《废都》的再版,让贾平凹既喜悦又惶恐。贾平凹说:“一本书的命运也是一个社会前进的轨迹。现在能再版,首先说明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环境的宽松,和文坛关系的回暖。这些年来,社会价值观已经渐渐发生了改变,人们对文学的认知度提高了,对文学的评价也不仅仅像上世纪90年代初那样,道德评价、政治评价占主流,而是回到文学本身。”
让贾平凹颇为欣慰的是,虽然《废都》被禁,但该书这些年来在海外被翻译成日文、法文、俄文、英文、韩文、越文等多个版本,现在美国又在重新翻译。读者始终没有忘记《废都》,贾平凹说:“十七年里,《废都》话题一直没断。”[链接]《废都》简介
1993年,贾平凹的《废都》在《十月》杂志连载,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首印50万册。贾平凹以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写出了一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