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生正式开学,这也是今年扬州首家新生正式开学的高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在招生上,该校更侧重于服务扬州的大项目,他们将为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晶澳太阳能、扬农化工等企业定向培养,3300多名大学新生中,将有不少人在毕业后,前往这些大企业,直接为扬州的大项目发展贡献力量。 大众仪征分公司 去年招了70多学生 在昨天的开学现场,记者发现很多新生在报完名之后,不是第一时间去宿舍整理床铺,而是围住了老师、学长,不停地询问。 记者上前打听才知道,由于很多新生在填志愿时,早就将以后的工作单位作了“定位”,包括上海大众、扬农、仪化等,开学过来第一件事自然是询问老师以后的发展问题。 “我们家是镇江的,今年把孩子放在扬州上学,就是冲着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来的。”现场,新生家长王骏介绍,他哥哥家的孩子前年就在扬州上学,毕业之后直接分在了上海大众,“现在不仅工资高,福利也不错。” “以上海大众为例,近3年都在我们学校招生,前年在我们学校招生人数是55人,去年是70多人,而今年该企业将我们一个系一二百人送到外地去培训了,其中不少人将供职于这家企业。”电子系副教授范从山介绍。 “三新”企业 每家一招就是近百人 除了汽车行业,扬州的“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在高校的 人才培养上更是贡献不少,范从山说,仅仅是晶澳太阳能这一家企业,一年就从我们学校招收六七十人,而以光伏产业闻名的扬州保利协鑫,去年更是从学校招收了95人。 “孩子上专科,就是希望能找个好单位,扬州这几年的三新产业,还有上海大众都是大项目,而扬州的本地专科院校对这些企业有提供人才的渠道,所以填志愿时,我坚决让孩子填这类专业。”家长李先生表示。 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有类似想法的家长、学生不在少数,很多学生表示,希望以后进入扬州的高新企业。“我学的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目前的打算是以后在新能源行业发展,而扬州这边发展得比较好。”大一新生张宇翔说。 学生被大企业招走 小企业很难招到 扬州大企业、大项目越来越多,学生也更愿意留在扬州,而且大部分都是被知名企业提前挖走。“现在我们经常要跟一些小企业的老板赔礼道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办主任黄兴海,遭遇的是幸福的烦恼,很多中小型企业到学校招人的时候,发现学生都已经被大企业提前招走了。“没有学生提供给这些企业了,现在就是一种供不应求的情况。”黄兴海说。 “其实我们学校没有所谓的定点班,但是在招生时,很多企业都愿意要我们整个班的学生,”黄兴海介绍,“现在学校可以说就是为扬州的大项目服务的,因为很多班级几乎是全班都进入扬州的大企业。” 怎样适应大项目? 让学生不断参加实践 扬州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高校又该如何积极对接?答案就是敢为人先,练好内功。机械系主任柳青衫介绍,10月份,全国第一家教学版的石油钻井设备,即将落户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往我们在上钻井技术专业课时,主要就以理论为主,因为大型的石油钻井设备最便宜的一台可能就要1500万,且块头巨大,根本就无法在学校进行实践课程,学生想要实践只能到企业去,”柳青衫介绍,从去年开始,学校就预备引进教学版的石油钻井机器,主要是请扬州的一家公司,根据设备要求进行改造,制造出教学版的钻井设备。“以后石油钻井、钻井工艺、泥浆工艺等课程都可以通过这个设备来进行学习。” 除了这些,学校还建立了机械装备制造与维修综合基地,学生只需在教室,就可以通过电视现场看到大企业工作人员真实工作状态,“这有点像远程学习,主要就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仅仅就是简单的学习理论。”记者 乔云 臧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