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书画,令浦江名声在外的便是水晶、绗缝和锁具。作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三大传统产业既是浦江富民产业,也是转型升级的难点。
“因为行业特点,浦江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特别大、任务特别重。但是,浦江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也有能力引进新的高端要素,我们有信心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引进新兴产业,增创浦江工业新优势、新亮点。”9月3日,浦江县委书记戴建平说。
“转型升级没有退路”
与自身比,今年1至7月,浦江自营出口额同比下降3.1%,远低于生产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同比数据远落后于全县水平,效益很不理想。与其他县(市、区)相比,今年1至7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3%,增幅比去年回落8.7个百分点,位于全市中下游水平。
浦江县经济商务局透露的三个数字,既说明外部环境对浦江工业的影响,也暴露出浦江工业的自身弊端。该局相关负责人说,浦江传统工业的最大特点便是千家万户,从而造成“低、小、散”的产业格局。
以水晶产业为例,全县共有工商登记的水晶加工企业、加工户1.8万户,去年行业总产值为45亿元。绗缝也是如此,注册登记企业366家,加工点达5000余家,去年总产值为60亿元。至于制锁业,梅花锁业集团早在2005年就成为“中国十大锁王”,去年产值也仅2.4亿元,全县行业产值为55亿元。
三大主导产业年产值一共才160亿元,不及其他县(市、区)一个主导产业的年产值。“低、小、散”的产业格局,限制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因为同质化竞争导致创新驱动不足。
“我们已到了产业提升的十字路口,到了非转型升级不可的紧要关头。”戴建平说,转型升级已没有退路、非走不可。
“当家花旦不能丢”
浦江天祥工艺有限公司已办了10多年,近年来的纳税额都是1000多万元,在该县绗缝行业中已算佼佼者。董事长芮巧英说,今年是企业最困难的一年。“去年1至7月床上用品的销售,光沃尔玛一个客户就达100万元,今年只有一半左右。”但今年,“天祥”成功开发了地毯地巾和钻石画这两大新产品。地毯地巾远销日本等高端市场,钻石画刚刚上市就受到中东等地区客户的青睐。
水晶行业的改造提升更成为浦江工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去年开始,浦江万家水晶加工园的一条生产线,每天可以“吃”掉水晶废渣、废土和下脚料80多吨,生产成为2.5万块地砖、普通砖。根据规划,占地600~700亩的浙中国际水晶生态产业园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万家水晶的循环经济模式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从而实现“集中治污、集聚发展”。
如果说浙中国际水晶生态产业园解决的是生产环节的问题,那么将于年底投入使用的中国水晶城的重任便是提高浦江水晶行业的附加值。
“我们磨好珠子,做成灯具、工艺品等终端产品后,销售环节在广东,污染留在浦江,最丰厚的利润却到了别人那里。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变。”据介绍,中国水晶城规模大、分工细,将把水晶生产与市场真正对接起来,完善浦江水晶产业链。
除此之外,浦江还将打造水晶产业公共创意设计平台,着力提高设计水平。“设计、生产、销售三管齐下,浦江水晶有望从传统产业迈向现代产业。”浙江省水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不少人坦言,改造提升水晶、绗缝、制锁等传统产业压力很大,但绝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富民产业,而且完全有希望在新背景下焕发生机。
“当务之急是培育新兴产业”
除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浦江如何打造新的产业优势?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培育引进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在浦江已经风生水起。今年以来,浦江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省属企业的对接,从中寻找技术含量高、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的新兴项目。浙江航天神舟电控技术有限公司是生产矿用变频器的高新企业,由浦江当地企业“浩鑫电气”与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
如今,浦江开发区已有3家大型防爆矿用装备的生产企业,合作伙伴为航天科技集团、中煤集团等大型央企。最近,浙江正丰电器有限公司一智能变压器生产项目正在加紧前期工作。该项目也是与央企对接的成果,计划总投资8.5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年创税收4000多万元。
一方面鼓励本地民营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企业与央企、省企对接,另一方面,浦江积极引导浦江籍企业家回乡创业。回乡投资企业浙江艾杰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设备已部分安装,将于9月底试生产。负责人潘宏涛介绍,公司生产微生物发酵溶菌酶饲料,主要推动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畜牧领域的应用,项目投产后销售产值可达1亿元。
据介绍,浦江已基本确定新兴产业的主要产业领域,除了LED太阳能光伏,将重点发展以“亚星纤维”和“奥妮斯特”为代表的原材料行业、以多家矿用装备企业为代表的装备工业、以节能变频制造企业为代表的电子产业。
浦江县经济商务局局长楼新有认为,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除了鼓励与试水,还需经受市场考验。“除了注重技术含量、投资规模,我们还将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既注重产业基础,又要避免同质化”。
“苦干三五年见成效”
8月16日,浦江县出台加快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浦江开发区将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重要平台。《若干意见》理顺了开发区组织管理机构,理顺了开发区与乡镇街道的职责关系,并将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放权集中于开发区,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优环境”在浦江已不是一句空话。开发区辖区一个村子的村干部,因为通过向企业包工程等方式进行“卡、要”,被立案查处,村两委4个主要干部全被处理,此举带来极大震动。
“为什么我们有的地方多年下来河山依旧、面貌变化不大?为什么企业普遍反映我们的投资环境不如周边县市?根本原因在于干部作风问题。”为此,今年以来,浦江县采取一系载体与举措,队伍活力、干事氛围均有了明显好转,为攻坚克难、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苦他三年五年,浦江工业必能开辟一片新天地。”戴建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