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2月20日消息 自2011年以来,国家、地方以及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等新政措施,这使小微企业看到了发展的曙光。记者从青岛农商银行高新区支行了解到,近年来,该支行也明确了发展小微企业的战略定位,根据区域行业特色,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截至今年10月末,支持了135家小微企业的发展,贷款余额4.8亿元。
区域经济特色要求银行创新信贷产品
据了解,目前开发区支行辖内红岛、河套两个街道紧邻胶州湾,当地小微企业以滩涂养殖、海水养殖、捕捞、特种动物养殖、水产品加工、建筑、批发零售为主,这些类型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高新区支行副行长高蕾介绍说,他们通过调研发现,这些行业中除建筑行业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并且表现为需求急、集中投入高、季节性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融资借贷时就表现为笔数多、期限短、时效强。
此外,客户经理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现,小微企业各种资源有限,缺乏专业财会从业人员,岗位权责划分不够明晰。由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业务与财务关联度不高,聚焦点是希望利用简便的经营方式,迅速降低企业成本获取更多利润。
因此,高新区支行相关领导意识到,创新信贷产品、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效率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真正问题所在。
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信贷政策解决融资难
于是,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资金实力,高新区支行为不同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了相应的信贷政策:对企业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式企业,由于这部分客户大都处于发展阶段,土地、厂房、设备规模一般不大,固定资产较少,无法形成有效抵押物,落实担保较难。高新区支行结合信用工程,针对该部分行业特点和规模,对该部分客户以企业经营者个人承贷的方式进行资金支持,引导他们扩大规模,加强发展。参照信用工程建设的一些好的做法,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实行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评级和授信办法。
对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客户,高新区支行除正常的流动资金支持外,还以临时性贷款、一次性贷款的方式加大对企业的支持,满足该部分客户的季节性临时资金需求;对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通过国际贸易融资授信的方式对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如开立信用证、办理打包贷款、押汇等;根据企业客户订单情况结合企业自身风险及生产需要,根据订单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此外,在担保方式上遇到一些经营和效益较好的企业,尤其是外来企业,对当地情况不熟,且土地房产无证的情况下,无法找到担保,及时引进担保公司,帮助企业解决担保难的问题。
银行行长亲自出马解决问题感动企业主
位于高新区支行辖区内的青岛朝洋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加工销售蛤蜊、扇贝、牡蛎等海产品为主业的食品企业,产品主销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因为产品以出口为主,所以受国际经济影响非常明显,“08年经历了两次金融风暴,公司能坚持住,离不开农商行。”公司董事长赵显仕说道。
提起青岛农商银行高新区支行,赵显仕赞不绝口:政策、管理体制灵活,放款速度快、客户经理隔三差五的上门服务……在采访过程中,赵显仕讲述了他记忆深刻的一件小事:他的公司刚刚开设外汇账户时,遇到了打款不畅的难题,这可把他急坏了。令他没想到的是,当时的支行行长亲自陪着他到银行业务部查找、解决问题,“行长能亲自领着去,真是怎么也想不到,很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