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美丽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厦门,而支撑这颗明珠发出夺目科技光芒的当属厦门火炬高新区。
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火炬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十年深耕,二十年积淀,二十岁的高新区成为厦门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构筑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以占厦门市不到3%的工业能耗、6.6‰的土地面积,实现全市近30%的工业总产值,成为国内开发面积最小、单位产出最高的国家级高新区。
在全力推动科技发展,积极贡献工业产值的同时,高新区的开发建设始终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承担高新区开发建设重任的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把文明创建与生态园区建设紧密结合,广泛传播绿色理念,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 助长绿色GDP
走进火炬高新区最大的综合性园区———火炬(翔安)产业区,展现于眼前的是一片美丽的现代化生态科技园,园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共有400余家企业落户于此,形成了较完整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是全国惟一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试点。
2009年,为更高水平地配置火炬(翔安)产业区的环境品质和城市品质,高新区按照厦门市委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四高要求,快速启动并统筹部署了环境景观绿化提升工程,火炬集团则具体实践这一任务。
结合文明创建,火炬集团在环境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和打造生态文明园区方面,本着节约原则,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增加能够吸附产业区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滞尘降尘、隔音、遮阴降温、增加空气湿度功能的树种,并完成了市一级道路和产业区内部道路的环境品质提升以及产业区内部 “绿包村”工程;同时还增设了园区标志性雕塑、特色指示牌等,形成高新区的形象视觉系统,营造高新技术园区的文化氛围。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促进和增强了园区企业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企业产生强烈的“家园感”,从而带动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再促产业集聚,助长绿色GDP。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火炬高新区实现了工业年总产值增长716亿元,占厦门全市的40%;固定资产投资204.95亿元;吸引国内外投资136.27亿元,其中外资11.17亿美元。同时,凭借突出的生态文明园区建设成果,火炬高新区获评厦门市文明单位,火炬集团获评厦门市直机关文明单位。
节能减排 践行持续发展
2011年1月20日,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复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成为福建省首家启动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国家级高新区。这标志着厦门火炬高新区进入了国家创新战略层面。那么,如何更好地完成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是每个火炬人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结合历年开发建设实践,“绿色、低碳、生态、友好”的建设理念已深入火炬建设者心中,负责创新型科技园区全程待建任务的火炬集团按照国内第三代工业园区标准对园区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力促该园区完全与城市自然、和谐融为一体。同时,结合厦门市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和新一轮的文明创建工作,火炬集团致力于将该园区构筑为更高水准的生态文明、低碳环保园区,使园区兼备产、学、研、居、游、购功能,强化节能减排,践行持续发展,重点突出五大亮点:
一是在土地与交通规划方面,全面贯彻绿色开发理念,建设轨道交通和BRT接驳系统,完善园区内部交通组织与步行系统,充分利用土地功能的混合性,实现绿色出行。
二是在绿色建筑推广方面,以“本土、适宜、精益”为原则,对不同星级绿色建筑进行布局指引,整个园区都将至少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部分核心地块还将打造绿色二星甚至三星,使得该园区成为绿色建筑的集中展示区和示范区。
三是在能源的综合利用方面,重点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同时道路路灯采用光能或风能光能互补的LED照明,建筑顶层或建筑外墙建设光伏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发电,并推行建筑能耗监测。
四是在水综合处理方面,通过采用包括雨水收集、再生水利用、污水处理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规划和设计上充分结合场地的原有水系统,采用微冲击的雨水利用模式。同时提倡入园企业采用节水设施,节约利用水资源;园区规划日处理量1万吨可再生水厂,利用再生水资源进行绿化浇洒、冲厕、景观补水等,实现100%利用再生水,充分节约水资源。
五是在环境保护方面,按照绿色道路标准建设园区近60公里道路,并针对不同地块提出适宜入园企业办公、居住的声、光、热、空气质量等方面的环境质量要求,对因场地客观条件不达标的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并提出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方案。
借助以上节能减排措施,预计园区整体建成后,每年将减少碳排放11万吨。2011年该园区荣膺“国家住建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示范区”、“厦门市低碳生态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作为火炬高新区乃至厦门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火炬集团将全力以赴做好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使之成为海峡西岸具有标杆带动效应的高科技生态文明示范区,力促文明创建再上新台阶,实践可持续和谐发展,为党的十八大献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