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周动态 > 改善创新创业环境 培育高新产业集群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改善创新创业环境 培育高新产业集群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时间:2012-11-12 17:55:08  来源:原创  作者:

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

  2006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确立了实施创新工程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决定,颁布了《关于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我市政产学研联盟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力。

  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太湖科教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等一批政府主导建设的高质量“三创”载体面积达到518万平方米,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全市已引进海归领军人才创业项目1750个,其中产生销售的687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60多家、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探索出了一条由高端人才引领、政府资源辅助、龙头企业带动、园区一体推进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全市科技载体累计入驻企业超过3600家,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新增利税5.6亿元;全市研发机构共孵化和引进集聚科技企业230家,累计销售收入12.2亿元,其中年销售超千万元的企业19家。

  无锡积极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投入科技专项资金2.57亿元,支持各类科技项目323项,其中贷款贴息项目78项,核定贴息金额2.69亿元,引导银行投入24亿元;风险补偿资金项目21项,核定贷款总额1.5亿元;99个市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带动全社会投入超过56亿元,预计两年内新增销售150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2011年,无锡全社会研究与开发费用超过17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8%,比2005年提高0.93个百分点,率先跨入“创新活跃期”门槛。

  截至目前,全市833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建立各级、各类研发机构577家,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研发机构总数和覆盖率均在上年度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全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3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70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38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加速器4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63家,法尔胜集团、江苏阳光等4家企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企业,尚德电力、天奇物流、江苏长电科技和美新半导体等一批企业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全市累计建成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56家、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企业243家,立项省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34项。今年上半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2118件和17347件,同比增71.93%和39.32%;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达到5485件和1135件,同比增48%和3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04件,提前实现年度目标。

  至2011年底,全市有6家单位的8个项目获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获得近8亿元专项拨款,列全省之冠。今年,全市28家生物医药企业在第67届“医博会”上揽获订单1.1亿元,3个新药列入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尤其在物联网、集成电路、光伏等高新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突破重大核心技术的科技骨干企业。

  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

  2006年以来,无锡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物联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微电子、新材料与新型显示、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八大新兴产业,创建出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培育出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打造出一批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和基地,有力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竞争新优势。

  如今,在危机中实现转身的无锡,高新技术产业总量逐年扩大、结构逐步优化、质态稳步提高,成为全市经济中最具活力、最具爆发力的先导性产业,推进城市转型发展新引擎。全市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力强、市场占比高的高新产业集群。如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能力跃升全国第一,产业规模占全国16%;太阳能光伏产值占全国50%和全球的10%;风电产业具备占领国内技术创新制高点的能力;液晶产业、工业设计产业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无锡已集聚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近10万,国内十大领军型服务外包企业中有8家在无锡落户。

  无锡依托科技人才优势以及完整的产业链,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随着中兴智能交通、众志和达、聚光盛世、合普瑞、云海创想、天脉云计算等一大批规模化企业落户,今年全市物联网产业总产值将达6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无锡物联网产业将集聚2000家企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162.52亿元,同比增长6.71%,高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8.69%,同比提高3.17个百分点。

  政产学研与国际合作深入推进

  这十年,无锡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出台《关于更大力度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政府鼓励广大多企业自发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姻”。根据规划,全市重点培育和建设100家企业研发机构,对于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申请、各类科技计划申报等方面,得到优先支持。

  无锡市委、政府紧紧围绕打造“东方硅谷”,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径。2006年,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10所国内知名院校结成“7+1”政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同时,从2009年起,市本级专门设立总额达1亿元政产学研及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和总额5000万元的科技条件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

  现在,全市政产学研合作领域覆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作引导、院校为依托、各方要素联动”政产学研合作工作体系。“7+1”政产学研联盟,已成为无锡创新发展的新品牌,合作成果丰硕。目前,全市已经和20余家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在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攻克了一大批技术瓶颈。6年来,无锡市承担的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中,80%以上都是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达成校企间合作项目3200多个,拉动了超过270亿元的社会总投入和95亿元的研发投入;70家企事业单位与两院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其中省级46家,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科技合作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无锡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国际化步伐,完善国际化人才引进机制,突出项目的市场化导向和产业化能力,加速高端创新人才、国际科技资源、先进技术成果向无锡汇聚。几年来,深入推进了与美国、芬兰、以色列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有效加快了国际技术向无锡转移,推进了无锡创新国际化的步伐。

 
现在评论本文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输入框即可显示验证码
相关推荐
2015 CPCC中国版权服务年会闭幕式上中国版权十件大...
"小苹果"创作人凭神曲入围2014十大中国著作权人【图文】
我国自主研发堆芯分析和燃料管理软件获软件著作权...
2014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政府门户网站统计报告【图文】
网游被破解侵犯软件著作权登记【详细】
网络版权两法衔接机制逐步成熟
百年金海智慧城市研究院成功申报一项软件著作权登...
中劳网荣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图片】
南京市锅检院获一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详细】
马钢煤焦化公司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详细】
热门排行榜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样本 1192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常见问... 930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 6795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534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476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优惠政策 3397
2012软件著作权登记费用和流... 2510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2328
商标注册查询 2111
软件产品认定 1838
热门认证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2328
软件产品认定 1838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代理服务流程 1491
软件企业认定 139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基本条件 1266
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 1082
软件企业认证代理流程以及方案 1023
软件企业认证需要资料和优惠政策 663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637
高新技术认定的专家和中介机构 597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6 中国版权在线-软件著作权登记代理
网站备案:京ICP备09084542号北京久源博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