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的引江济汉工程开工建设。中国现代最大人工运河——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26日开工建设。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说,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朝着“南北双赢”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沿线开挖渠道,向黄淮海平原包括北京、天津等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县级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工程输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已于2003年开工建设。
为改善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均安排实施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即引江济汉、兴隆水利枢纽、部分闸站改造、局部航道整治四项工程。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之一,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也是湖北省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
该工程渠首位于荆州市龙州垸长江左岸江边,线路沿北东向穿荆江大堤,在荆州城西伍家台穿318国道、红光五组、宜黄高速公路后,近东西向穿过庙湖、荆沙铁路、襄荆高速、海子湖后,折向东北向穿拾桥河,经蛟尾镇北,穿长湖,经毛李镇北,穿殷家河、西荆河后,在潜江市高石碑镇北穿汉江干堤入汉江,线路全长67.23公里。工程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供水范围为汉江兴隆断面以下的干流河段和东荆河供水区。该工程建成后,还可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航程600多公里。
引江济汉工程为一等工程,由引水干渠、进出口控制工程、河渠交叉、跨渠倒虹吸、路渠交叉等建筑物及东荆河节制工程组成。引水干渠采用明渠自流结合泵站抽水的输水形式。工程设计引水流量为350立方米每秒,最大引水流量为500立方米每秒;东荆河补水设计流量为10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11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补汉江水量31亿立方米,补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沿线各类建筑物共计107座,渠首泵站装机6×2100千瓦,设计提水流量200立方米每秒。工程施工总工期为48个月,按照2009年第二季度价格水平,工程静态总投资约为616947万元。
引江济汉工程的开工建设,对于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步伐,推进汉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开发,促进汉江中下游乃至湖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年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专家研究认为,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调水后,汉江中下游水位将平均降低0.5米,多年平均流量减少,工农业用水、通航等方面都将受到一定影响。
总投资达61.69亿元的引江济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四项治理工程之一,计划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江汉中下游,以缓解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与汉江中下游河道需水之间的矛盾,改善当地生态、工农业用水、航运等各方面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