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版权保护 > 专利隐忧刺痛中国风电行业

专利隐忧刺痛中国风电行业


时间:2012/5/7 22:57:22  来源:原创  作者:

自去年9月以来,美国超导针对华锐风电发动了多起诉讼和仲裁,并最终于近日将案件打到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这起轰动海内外的中美知识产权案件的背后,暴露出中国风电行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背后的专利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国内知名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华锐风电,曾是美国清洁能源公司超导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双方从2006年开始合作。自去年9月以来,美国超导针对华锐风电发动了多起诉讼和仲裁,并最终于近日将案件打到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这起轰动海内外的中美知识产权案件的背后,是中国风电行业近年来呈现出的极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在快速增长的同时,风电产业的国有专利问题却一直制约着风电产业的发展,也成为风电产业一个重要的投资风险问题。

  拒收美国超导供货引纠纷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适应全球不同风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大型陆地、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的风电装机容量就达1403兆瓦,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七;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510兆瓦,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美国清洁能源公司超导公司(AMSC)是国际上领先的能源技术公司,在可替代能源、提供电网并网解决方案及风机设计方面位于世界领先水平。

  2011年4月5日,美国超导发布公告称,其最大客户华锐风电拒收公司货物,并且可能对部分合同延期付款。随后,美国超导向北京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华锐风电支付未付货款约4亿元、继续履行此前的8份采购合同以及其他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损失。

  拒绝接收供货事件导致这两家之前有过良好合作的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出现裂痕。此后双方又经过了多轮谈判,但是均未就相关纠纷达成和解。

  2011年9月,美国超导对华锐风电发起知识产权诉讼,指其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其专有的风力发电机软件代码,并违反供应合同等。美国超导分别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华锐风电提起了3项有关知识产权的诉讼。今年2月初,海南省一中院驳回美国超导对华锐风电及大连国通提起的软件著作权侵权起诉。美国超导随即宣布上诉。2月28日,北京仲裁委员会受理了华锐风电反诉苏州美恩超导有限公司(美国超导全资子公司)的诉讼,并要求美恩超导退回已支付的货款1亿元及相关费用。

  4月1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二审终审裁定,驳回美国超导(江苏美恩超导)对华锐风电的知识产权起诉。日前,美国超导已向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推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审裁定。双方的纠纷再次升级。

  据了解,超导公司与华锐风电联合开发风机之时,已声明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归属华锐风电,但前提是华锐风电生产的风机都要使用超导提供的电控系统核心组件,这就使得美国超导的订单得以保证。公开资料显示,仅2010年,华锐风电采购超导公司产品总额就达20亿元左右。

  而2011年以来,随着华锐风电自身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及逐步完善,超导提供的技术和质量已无法满足华锐和中国市场的需求。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陶刚公开回应此事件时称,“无法达到合同规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是公司拒收供货的根本原因。美国超导公司提供的PM变频器不能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未达到双方商务合同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华锐风电完全是利用自身研发实力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

  国内风电技术过分依赖国外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此次华锐风电与美国超导的矛盾,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国内风电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加剧。以华锐为代表的中国风电产业未来将加快摆脱对国外产业技术的依赖。而且,未来将大踏步地开始走出去,参与到国际风电市场竞争中去

  ,过去的合作伙伴,现在将变成主要竞争对手。

  据德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尽管技术还稍显落后,但产品却相当经济。目前中国生产的风机最大功率为1.5兆瓦,尽管只有欧洲顶级产品的四分之一,但价格相对便宜很多。价格优势使华锐、金风等风电企业获得了大笔国外订单。不言而喻,中国风电企业将很快成为新的国际竞争力量,事实上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这一点。

  在4月26日于上海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风能展览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贺德馨在研讨会上表示,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风能发展稳中求进。当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763万千瓦,占当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的43%,继续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贺德馨说,在2011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风电机组制造企业排名前10位中,中国企业占据4席。2011年,中国有12家企业的风电设备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有5家企业在国外开发风电场。在产业获得增长的同时,中国风电技术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十一五”规划安排的风能领域“863”、“973”和科技支撑等项目的完成,为中国风能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国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目前,中国陆地风电场的主流机型已经从“十一五”初的百千瓦级风电机组转向1.5兆瓦至2.5兆瓦风电机组,3.0兆瓦级风电机组已批量生产,5兆瓦和6兆瓦的风电机组也已经下线装机运行。在大型化风电机组研发、生产和应用方面,中国正在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从中国投资咨询网了解到,科技部目前正在力推1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和零部件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以期在“十二五”末实现海上超大型风电机组的样机运行。参与上述科研项目的企业是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与联合动力。这对推动国内风机制造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有风电业人士对此评论说,对10兆瓦风机进行支持,关键是提升风机企业的整机设计能力。容量这么大的风机,国内也好,国外也好,零部件采购都有一定难度。如果自己设计、制造可能会难度更大。

  华锐风电在一开始与超导公司的合作上就存在隐患。华锐风电的产品过度依赖于美国超导公司。近几年来,华锐风电只选择超导公司一家作为变频器供应商。而与合作伙伴彼此依赖性太强会让供应商产生“懒惰”心理,在无竞争压力的心态之下,技术提升和服务提升的意识也会很淡漠。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对中国商报记者指出,无论怎么讲,我们国家目前很多风电企业都是从国外拿图纸来进行生产,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这是目前风电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外最先进的风电技术是不会卖给我们的,很多卖给我们的都是他们落后的技术,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风电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储备。

  当前,中国风机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进步不够。比如金风科技的直驱技术来自于德国的Vensys,湘电风能的技术离不开荷兰Zephyros公司,东方电气、运达风电的技术则来自于Repower等公司。有的中国企业得到了对方技术的授权用于制造风机,有的则在签约之初就规定该技术是自己的。

  目前,全球的风电巨头多数已在我国投资建厂,控制了国内风电技术与产业链的绝大部分,其专利技术垄断对我国海上风电业的自主创新和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海上风电设计制造要想突出重围,就必须对国外企业在我国的专利布局和自身的情况有清晰的认识,以利于国内企业有效规避专利侵权风险,在自主研发中选择最有利的技术路径,尽快确立本土优势。

  尽快梳理自身知识产权体系

  “中国风电行业近年来呈现出极速增长的趋势。然而,风电产业的国有专利问题却一直制约着风电产业的发展,成为风电产业一个重要的投资风险问题。”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美国超导起诉华锐风电盗窃其知识

  产权,实际上反映出国内外风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之争已经渐渐成为企业间一种常规竞争手段,为此,国内企业要尽快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战略。国内许多风电企业都是走的“先从国外购买设计图纸和引进专利技术,然后再加以消化吸收,最后再自主创新”的路子,可以说,许多国内风电企业与国外竞争对手之间在知识产权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国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狙击国内风电企业提供了条件。

  伴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国内风电企业也逐渐成长起来,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国内风电企业必须强力参与国际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风电企业必须改变先前坚持的一些竞争策略。一方面,风电企业要提高关键零部件的自产率,摆脱国外零部件供应商对其发展红利的不断侵蚀。国内风电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升,只有建立在关键零部件自产率较高的基础上,才能让其获得与其业绩增长相匹配的利润。

  另外,国内风电企业应该快速梳理自身知识产权体系,堵住可能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的缺口。国内风电企业的专利技术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自身独立研发、与外企合作研发、授权使用国外技术和设计图纸,在国内风电企业与国外同行竞争不明显时,这三种专利技术的来源并无太大差别,但是一旦双方的竞争比较激烈,或者合作关系破裂后,后两种技术来源将成为专利纠纷的高发领域。

  尽管目前国内风电产业发展非常迅猛,连续三年装机容量都实现翻番,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得很少,国内风电企业热衷于从国际风电巨头那里引进技术,买来就开工生产,造成了一哄而上的局面。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有必要对国内风电产业的知识产权逐一进行梳理。一方面,目前国内风电产业多数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靠从国外拿图纸进行生产,这种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拿来主义”,极易引发知识产权纷争;另一方面,随着风机大型化的发展,绝大部分组部件均实现了国产化,但国内企业由于缺少风电机组成套设计和各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的专利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

  宋亮认为,由于国内风电多是引进国外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未来在相关技术等知识产权领域的纠纷将会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国产企业应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关键零部件的自产率,摆脱外国公司对中国风电产业技术红利的掠夺。另外,中国风电产业应加快自身知识产权更为细致的法律、法规出台,保护本国企业免受相关法律纠纷。

  李胜茂表示,客观审视国内风电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解决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离不开技术创新这个话题。一方面,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由于国内风电产业发展时间短,研究人才非常稀缺。另一方面,国内风力资源有着自己的特点,如何适应国内特殊的自然环境,如何满足并网运行的技术要求等等,都是国内风电产业的创新空间。

  风电产业因其投入大,技术水平高,被称为“巨人的运动”、“烧钱的产业”。如何使国内的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还是解决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内风电产业要实现风电设备产品的进一步升级,就必须以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全面提升国内风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风电产业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现在评论本文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输入框即可显示验证码
相关推荐
软件著作权保护与专利的不同【详情】
国家版权局:网络音乐领域是2015年版权执法的重点
知识产权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著作权类侵权案占60%
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落户海淀-建基金搭平台推服务
专利战争--一场无形的烟火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挑战[详情]
知名音乐公司起诉热销应用"唱吧"侵犯著作权
胡占凡:加强版权管理 打造央视发展新增长点
胡占凡:加强版权管理 打造央视发展新的增长点
热门排行榜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样本 1035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常见问... 856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 6169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4838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441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优惠政策 3117
2012软件著作权登记费用和流... 2460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2121
商标注册查询 1844
免征小型微型企业免征软件著... 1814
热门认证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2121
软件产品认定 1640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代理服务流程 1348
软件企业认定 1176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基本条件 1174
软件企业认证代理流程以及方案 970
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 952
软件企业认证需要资料和优惠政策 617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592
高新技术认定的专家和中介机构 538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6 中国版权在线-软件著作权登记代理
网站备案:京ICP备09084542号北京久源博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