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案例 > 数字版权 收益不易

数字版权 收益不易


时间:2012-9-21 18:22:08  来源:原创  作者:

作家社再度规模性支付收益 却苦于分成监管缺位———

  经济收益,一直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一根敏感神经。这就难怪60余位作家分得近百万元数字版税,能牵扯诸多关注的视线了。数字版权,收益不易,不易于“蛋糕难做大”,更不易于“这块蛋糕”本身是笔“糊涂账”。此度“分钱”,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作家社,能从数字平台分得几杯羹,全凭数字平台说你们该得几杯羹。一个产业,监管缺位,百分百仰仗“自律”,让人忧虑。

  60余位作家获近百万元数字版税

  贾平凹、杨红樱、尹建莉等60余位作家近日再次从作家出版社收到2011年数字出版版税近百万元,这是作家出版社第二次规模性给作家支付数字出版版税收益。

  早在去年底,作家出版社就已成为了“第一个公开说我吃了螃蟹的人”。当时,天下霸唱、张者、尹建莉、王晓方等一批作家从作家出版社收到了2010年度的数字出版分账收益,最多者天下霸唱获益达到十万余元。那一次,支付额度与今年支付总额度相当。

  记者了解到,2010年起,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尝试性地向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提供300本作品。据作家社介绍,300本作品,涉及两百多位作家,大部分是一人一本,少数作家一人有两三本书。“当然,也有很多很多的纸书上传到手机阅读基地里面收入是零,没有人看,而且不乏名家名作。”

  分多少,“故事性”比名气管用

  “纵观两次规模性给作家分成,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规律性的发现,那就是,在纸质出版领域,作家的名气对销量有较大影响,在数字出版领域却收效甚微,作品的故事性本身更能带来收益。”作家出版社副总编刘方称。

  刘方说,目前已有10余位作家授权作品的数字版权年度收益接近或超过其纸质作品收益。数字版权年度收益接近或超过其纸质作品收益的,往往是有潜力却还未特别出名的作家。譬如,卫道存、谢林鹤、艾伟、刘小川、武和平、程青等。

  “据我们有限的经验,手机阅读,当下大家看得最多的是玄幻的、穿越的。‘标题党’也比较有市场。这与手机阅读人群的特殊性有关。”刘方称,以作家社在中国移动的尝试来看,“真实反映社会生活、故事性比较强的作品,也较受欢迎。”

  分钱,分的是示范效应?

  “几十个人分个一百万,这还叫收入啊?”这是作家社给作家规模性支付数字版权收入后得到的网友反馈之一。“我们可能的确不是行业里挣钱最多的。我们信奉的,只是作家提供了作品,就有获益的权利,一个特别朴素的理儿。做的,也就是一件本分的事。这样一种做法,居然引发关注和争议,甚至成为一种事件,本身就不正常。”

  据刘方介绍,现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平台的内容提供商,就有一千多家,涉及图书据称达30多万部,作者数以万计。葛笑政称,经常有作家感叹,社会上大批各类型数字公司追着作家要签数字版权,可一旦将数字版权签出后,约定的作家分账收入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少量拿到一些预付金的作家,签约之后再也没有见过合同里约定的版税分成。

  刘方说,出版作品之后支付作者版税是出版业诚信经营的基础,但数字出版产业发轫以来,作者的回报和劳动却严重不对称。据他了解,数字出版单位不将数字版税分给作者,有多种原因,例如有的出版社表示数字出版收益本身就不多,有的出版社认为数字出版收益和作家关系不大。“我们这么做,无非是想表明一个态度,行业规范,从我做起。”

  怎么分,谁来管?

  即便“从我做起”,作家出版社也清楚地知晓,“我”能做的,实在有限。“我们只能确保从我这个环节开始,是公开、公正的。”据刘方介绍,目前,中国移动和作家社的合作中,分成比例是四比六。“这是透明的。”当被问及有无第三方监控收益,刘方称,“说实话不知道,没有人能监控得了,全凭合作方自律。”

  刘方称,收益分成不透明,让数字出版规模的扩大面临信任危机。“音乐付费下载、手机彩铃,都存在这个问题。虽然双方之间会约定分成比例,但是到底有多少人阅读、多少人下载、总体收入多少,完全是由对方说了算。有作家说,数字出版可以,但得付出令人满意的首付款,或者说订金。而分成是没谱的事情,分多少完全是对方掌控。不像实体书,出版社说印了多少,你还可以去印刷厂查一下,但是数字版权这块,根本没法查。”

  有的作家获得数字版权收益之后,到数字平台上去查作品点击率。“排名靠前的常有几百万的量。有作家说,一本书3块,那应该是几千万的收入才对啊,可我拿到的钱才几万。”刘方承认,点击量跟收益是两码事。“每部作品都有一定比例的部分是供读者免费阅读,不需要付费,也不会给作者带来收益的。”尽管如此,刘方坦承,数字出版分成透明化,确实是一个问题。“有的原创网站,宣称一位作家收益上千万,但他们自己也很难对公众说清楚收益有哪些组成部分。”

  刘方表示,许多数字出版平台,譬如自己的合作方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对数字出版产业有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但是如果让他们在给内容提供商“分成”的时候,完全依靠自律,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我期待政府介入行业的渠道建设。这样便于政府监管,也便于建立透明、合理、有效、公平的行业秩序。”

现在评论本文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输入框即可显示验证码
相关推荐
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推出生肖茶票茶
黄坤明:合力攻坚奋战百日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
版权游戏免费用 16网吧赔钱
三星计划将苹果iPhone 5加入其在美版权诉讼行列
蔡岳勋获《深夜食堂》版权将开拍亚洲版
广西在柬承办中国图书展销暨版权贸易洽谈会
西班牙被改壁画受热捧 老妇状告教堂称其有版权
数字版权 收益不易
汤雪梅:从法的本质探析中国数字版权保护
新华调查:百度被判赔 数字版权保护迎来“春天”?
热门排行榜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常见问... 271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样本 231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 1839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1500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141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优惠政策 959
免征小型微型企业免征软件著... 926
明星大亨获得2011年软件著作... 534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407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354
热门认证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407
软件产品认定 251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代理服务流程 216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基本条件 213
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 170
软件企业认定 166
软件企业认证需要资料和优惠政策 135
软件企业认证代理流程以及方案 130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124
高新技术认定需提交基础材料 101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中国版权在线-软件著作权登记代理
网站备案:京ICP备09084542号北京久源博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