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印刷网】2012年金秋十月,一个收获的季节,10月11日北京时间19时,瑞典时间13时,瑞典文学院宣布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答案: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历史时刻。随后莫言的作品与中国文学一起沸腾,“莫言”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关注莫言,莫言的《我们的荆轲》将会于近期面世,这也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作品。
莫言获诺贝尔奖后的首部新作———《我们的荆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解读了“荆轲刺秦”的故事和那个时代的历史;剧作中,荆轲刺秦是出于希望一举成名的心态,而非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在《我们的荆轲》中,莫言没有演绎《史记》上关于荆轲的老故事的愿望,而是借古人提供的由头做自己要做的事。莫言对此解释说,所有的历史剧,都应该是当代剧。如果一部历史题材的戏剧,不能引发观众和读者对当下生活乃至自身命运的联想思考,这样的历史剧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据悉,作为莫言新作《我们的荆轲》的唯一授权出版方北京精典博维公司已经和莫言达成合作意向,取得了他所有作品的“全版权”,包括数字版权、影视作品改编等。另外,莫言还将推出最全的文集,其中包括《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等11部长篇,《与大师约会》等3部中篇、2部短篇及1本论文集、1本散文集《会唱歌的墙》、1本访谈录《碎语文学》和1本演讲录《用耳朵读书》,共计20部。其中包括4部新书。并且,莫言已经写好了即将出版的新文集的序言。
莫言在序中写到:“我一直羞于编文集,因为编文集,就如同回头检点走过的道路。走十里八里,可以努着劲儿,保持良好的姿态,做到一步也不歪斜,但走三百里,就任凭是铁打的汉子,也难确保没有一个歪脚印。写几年文章,可以抖擞着精神保证篇篇都是精品,但写三十年,都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了。因此,编选这种总结性的文集,最大的羞愧就是面对着那些当初草率付梓、如今不堪入目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将这类文章剔除出去,但既是阶段性的全集,剔出去又名实不副;当然也可以将不满意的文章大加删改,但如此又有不忠实自己的写作历史之弊。因此,三十年中发表的文字,凡能蒐集到的,还是统统编进来;除了技术方面的错误,其余的尽量保持原貌。以前改动过的,以最后一次定稿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