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错价格这种事情由来已久。早在2001年,电子商务概念刚刚兴起的时候,惠普官网将一款价格为329新加坡元(折合新台币约5000元)的印表机标成了329新台币。2012年3月8日,亚马逊中国将一款原价为45元的同为定时插座错标为4.5元, 同样引起疯狂抢购。
前期预防
导致乌龙事件发生的原因各种各样,人工控制调整价格的方法显然不可行。规模较大的B2C网站基本都会采用价格控制系统,为商品制定价格规则后,由系统自动控制,并辅以竞争对手价格对比、异常价格审批等手段。异常价格审批是防止价格标错的最重要手段。
对异常价格进行评估需要包括以下两个角度:
A.商品利润:任何商品的定价出售,都会要求一定的利润,从利润的角度来评估也就顺理成章。计算商品的利润,首先需要了解商品成本。商品成本包括了采购成本和处理成本两部分。对于采购成本,可以取当前库存商品成本的加权平均,也可以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将相对应的采购订单成本作为当前的商品成本。而处理成本的计算相对较为复杂,一般的计算中,会将该商品所属的商品品类前一段时间处理成本的平均值作为处理成本。用所评估的商品价格减去商品成本,即可以得到商品利润。对于商品利润的评估,可以看绝对值,但更多的是看相对于成本(或者价格)的百分比。如果商品利润在允许范围之内,则通过评估,反之则无法通过。而对于商品利润范围的设置,可以按商品品类来设置,甚至可以为负。
B. 与竞争对手差异:国内顾客的普遍特点是价格极度敏感,而且还有各种各样功能极为强大的比价工具推波助澜,一元的价差在很多时候都会决定顾客选择。
而价格差异的程度则是企业策略问题。Amazon在美国一直所坚持的Best Price,指的是不比竞争对手价格高,也就是说与竞争对手保持价格一致而已。而刘强东8月14日在博客里面所声称,比苏宁国美连锁店便宜10%以上,并非指苏宁易购,而是把炮口瞄准了线下。
比价时,光看价格还不够,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例如总的库存量、每名顾客可购买库存量、相关的促销形式、类似型号的价格及库存等。
控制影响范围
价格标错本身不可怕,错了改回来就好,可怕的是由于价格错标引起的疯狂抢购。控制价格标错的影响范围是很重要的。目前主要有被动和主动两种措施。
A.被动控制:如果在商品库存售尽后,停止生成商品订单,或者只接受一定数量的超量商品订单,就可以将错误订单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这种控制方法是很笨拙的,如果商品库存较多,损失一样会难以忍受。
B.主动控制:如果在商品订单生成时,使用一定的逻辑关系,来判断其是否属于标错价格后的抢购,由此来决定订单是否创建成功,并且同步调整商品页面是否可以购买的属性,这样的方法可以称为主动控制。这一套逻辑关系应该包括对以下数据的分析:
善后处理
善后,即对标错价格订单的处理,不外乎几种方式,看情况作决定:
A. 履行订单,按错误价格发货,接受损失。这么做损失最大;
B. 部分履行订单,将有库存的订单按错误价格发出,而无实物库存的,则不予发货,可以给一定的补偿。这么做损失较小,但会有一部分客户投诉;
C. 不履行订单,仅作部分补偿。所有价格错误的订单都不发货,而仅仅给客户一定的补偿,给一定的赠品或者礼品卡。损失很小,但客户投诉会比较多;
D. 不履行订单,也不补偿。这个太狠了,至今没有见过谁敢这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