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商标战略发展中,工商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努力突出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站在为提升地方经济发展实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高度上,全面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台,主动承担起提升地方经济发展实力的生力军作用,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商标战略发展途径。 一、建立商标发展信息基础资料库,明确培育目标。利用年检、验照和日常巡查的机会,全面调查摸底,明确商标培育的目标。一是摸清注册商标底数,充分掌握各类市场主体的商标使用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二是积极推行“四书两账两卡”商标行政指导制度,即建立“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规范使用提示书”、“争创驰著名商标建议书”、“商标违规使用提示书”和“辖区商标注册情况登记台账”、“辖区企业商标联络员登记台账”及“驰著名商标跟踪服务卡”、“商标维权联系卡”。三是明确两个目标:把自主产品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列为引导注册商标的目标;把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在已有商标的基础上,作为扩大申请商标注册种类和范围的目标,并对已具备一定知名度的注册商标,积极给予知、著、驰名商标的创建指导,努力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二、强化宣传,扩大商标品牌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申请商标注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方式,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意义。工商部门应当借助当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大气候和政府鼓励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台的机遇,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注册商标的重要意义,结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联合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开展宣传,实施商标进企进村进社区等宣传活动。让广大老百姓认识到注册商标的重要意义,扩大商标品牌价值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营造一个浓厚的“重商标、创品牌”氛围。 三、采取各种服务措施,引导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商标建设。工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具备敏锐的商标发展意识,从企业设立登记之初即进行跟踪服务,在日常巡查中宣传注册商标的意义,努力促使各类市场主体建立品牌形象意识。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联系、主动上门服务、随时跟踪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商标建设中来。 四、积极履行监管职能,切实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一是建立专门的商标监管台账,制作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增强与商标权利人的联系,随时掌握商标使用情况。二是围绕驰、著、知名商标保护和易发生商标侵权的产品、区域,积极推行有效的商标监管保护机制。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市地方局等出台的关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工作部署,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开展专项商标维权行动。三是通过日常巡查的宣传和监管,加强对经营者的自律要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商标保护中,努力营造商标保护的积极社会氛围。 五、拓展商标品牌的价值范围,努力提升商标品牌的价值应用。一是积极引导鼓励商标权利人和企业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品的不断更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改善,建立良好的商品或服务品牌形象,积极增强产品和服务品牌的社会经济价值。二是指导商标权利人通过扩大商标注册申请的类别范围,尤其是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和其他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企业。要积极在其他类别上申请防御商标,在努力拓展商标应用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注册商标的防御能力,做到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商标专用权。三是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积极促使政府出台相关的企业融资鼓励政策,并主动联系金融部门,通过银企对接积极开展商标权质押融资,引导企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努力实现注册商标由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的转化,进一步提升注册商标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