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日前广东省公布的《广东药品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以及配套规则,基金公司医药行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表示,广东省医药招标规则的大方向是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行为,降低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这拉开了新一轮医药降价的序幕。
国金证券(600109,股吧)认为,医疗器械领域受医药行业政策的影响较小,2013年是药品招标大年,器械行业相对规避了政策的风险(少数需要招标的耗材除外),看好行业中不受政策影响的特色企业。
推荐标的:鱼跃医疗(002223,股吧)(002223)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家用医疗器械生产商、血糖的拓展是未来看点,维持“增持”评级;另外受益于大病医保的宝莱特(300246,股吧)(300246)和受益于基层市场扩容的和佳股份(300273,股吧)(300273),短期估值较高但长期有成长潜力;介入耗材领域看好骨科特色公司凯利泰(300326,股吧)(300326);制药机械领域继续看好东富龙(300171,股吧)(300171)。
国金证券表示,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快速扩容的新兴市场: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已经达到1565亿,年均复合增速超过20%。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保健意识的显著提升,未来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增速将高于药品行业。发达国家器械与制药的产值比约为1:1,而我国器械收入约占药品市场规模的10%,市场扩容正在进行中。
行业驱动因素:医保 消费升级 基层和县域市场需求提升:医保体系的覆盖范围扩大、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政府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投入是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增长的三大推动因素。
医疗器械行业中具备投资价值的细分领域将聚焦在大病种、高附加值耗材、家用医疗器械和县域医疗扩容四大类:1)对技术要求较高的重大疾病领域(如心脑内科设备,介入治疗,CT、MRI等大型设备等较高技术壁垒的细分领域)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外资份额较高,国产企业依靠性价比和销售服务占领市场;2)高附加值耗材包括血液透析、骨科、高端手术介入材料等;3)家用医疗器械则属于相对低端但需求量很大的品种;4)县域医疗市场扩容包括县级医院改造带来的改扩建需求和中低端基本医疗设备需求。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基金投资紧盯独家品种,关注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行业
据证券时报报道,针对日前广东省公布的《广东药品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以及配套规则,基金公司医药行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表示,广东省医药招标规则的大方向是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行为,降低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这拉开了新一轮医药降价的序幕。
在投资上,基金公司医药行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认为,未来的投资方向是紧盯独家品种。
医药降价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广东省发布《广东药品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以及配套规则后,医药行业内的企业对此表示担忧,认为这个交易规则只是追求价格的最低化,无法体现质量优劣。
深 圳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表示,广东招标规则的变化拉开了新一轮医药降价的序幕。广东是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后第一个发布招标规则的省份,是用药大省,规 则的变化不仅会引发市场格局的变化,也会对其他省份药品交易规则的制定产生影响。从规则本身来看,广东省实施的医疗机构的联合采购采取团购形式,再加上入 市价规则的低价入选原则,总体上追求低价,将直接引发很多药品降价。
更让医药分析师和重配医药行业基金经理担心的地方在于,除了此次广东招标规则的变化之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医药行业还将面临四方面利空政策的压制。
中 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周锐表示,未来医药行业四方面的政策压制包括:一是在今年8月份之前,新版基药目录定价会逐步推进;二是各省份新版基药目录招标 和非基药目录的招标也将逐步展开;三是“二次议价”和《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两者可能会出台一个;四是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控费以及打击商业贿赂 进一步推进。这四个政策的主基调仍是降价。
紧盯独家品种
虽然医药行业政策预期偏空,在投资上,基金普遍看好的仍是具有独家品种的医药企业。
申 银万国医药行业分析师罗认为,此次广东医药招标外企和合资企业的专利药、原研药不受影响,外资、合资和国内企业的单独定价、优质优价药品也不受影响。此 外,非基本药物独家产品、非基本药物的独家规格、基本药物独家品种、低价药品(低价普药)及临床必须且采购困难品种(白蛋白等)和国家管制的麻精药品不受 影响。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从目前医疗改革的趋势来看,未来随着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政府在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增速势必也将放缓,降低医药费用是大势所趋。不过目前国家对独家品种是单独定价,因此,未来投资仍然是紧盯独家品种。
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经理李权胜也认为,在中长期投资标的的选择上,具有强大营销能力的OTC企业、具有研发及丰富产品梯队的处方专科药优势企业、受益未来医改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以及生物制药等细分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企业是投资关注的重点所在。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鱼跃医疗(002223):积极布局产品线,突破现有业务瓶颈
来
源:
长江证券(000783,股吧)撰写时间:
2013-05-07
分析师调研了鱼跃医疗。公司处于由家用医疗器械向医用耗材的转型期,未来将通过积极布局医院产品线来突破现有业务瓶颈。随着产品线的快速扩张,公司产品线边际效应不断叠加,未来成长有望提速。
事件评论
血糖产品开局良好:目前公司血糖试纸的工艺已经稳定,实现了批量化的生产,并正式在OTC渠道进行销售。公司坚持医院、OTC双渠道的销售战略。医院的布局是为了塑造品牌,推动OTC渠道的销量。目前公司积极赞助和举办内分泌学术活动,增强公司血糖品牌在内分泌权威中的影响力。目前在301医院,华西医院等大型医院试用情况良好。预计2013年前4个月实现血糖产品销售额近2,000万元,全年完成1个亿的销售规模是大概率事件。
积极布局医用耗材,开拓新天地:医用耗材是公司目前业务布局的核心。苏州医疗器械厂(耗材生产为主)在2012年实现了近40%的增长,收入体量超过1个亿(华佗针灸系列产品是主要收入),医用耗材业务体现出了较强的爆发力。2013年公司的产品线布局仍将围绕医用耗材展开,目前真空采血管产能建设已经接近尾声,现在真空采血管的分类已经由三类医疗器械降至二类,预计在四季度能够获得真空采血管批文。外源式并购将是公司快速扩充产品线的重要手段,目前公司账面现金超过3个亿,应收票据超过1一个亿,拥有足够的资金去并购合适标的。
巩固老产品,不断推出新产品:对于听诊器、体温计、轮椅等市场占有率已经较高的产品,公司将通过外观和性能提高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利润率水平。预计电子血压计、制氧机等中坚产品仍有望保持20%以上的增长。空气净化器、糖化血红蛋白仪、真空采血管等新产品有望在下半年陆续推出,成为新的增长点。
维持“推荐”评级:2012年是公司积极推进营销渠道建设、对新产品进行播种和培育的一年,由于传统产品基数较大,增速有所下滑。2013年公司将继续医用耗材领域的布局,随着医院渠道建设的成熟,医用耗材产品线的快速扩张,以及血糖业务的爆发,公司有望突破瓶颈,重拾高增长。预计2013-2014年EPS为0.57元和0.74元,业务变革推动整体趋势向上,长期来看公司处于底部区域,建议积极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和佳股份(300273):医疗信息化市场高速增长,和佳有望后来居上
来
源:
国海证券(000750,股吧)撰写时间:
2013-05-09
和佳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1,680万元与周攀等三人共同出资2,000万元设立欣阳科技,其中1,178万元用于收购四川思迅合法拥有的全部9项软件著作权资产,剩余资金作为运营资金。公司将持有欣阳科技84%股权,为控股股东。四川思迅是一家专业从事医院信息化网络建设和医院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开发的公司,公司收购的9项软件著作权资产涵盖了医疗信息化建设各阶段(HMIS,HCIS,GMIS)的主要应用软件。
评论:
一、我国医疗信息化水平低,空间大
按照信息化的领域和程度,医疗信息化可以分为HM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CIS(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GMIS(区域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其中:HMIS的技术难度小,普及率最高,而GMIS的技术难度最大,普及率最低。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主要集中在HMIS(我国90%以上的大型医院实现了部门的信息化管理,近40%的中型医院已经建设HMIS,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也开始建立HMIS系统),而能够做到建设GMIS的地区极少。目前全国总体的信息化程度不到30%,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二、行业增长驱动力:高端医院的应用深化 县级医院的普及和升级 GMIS的全国范围推广
2.1高端医院应用逐渐深化
2.2县级医院的普及 升级
2.3GMIS的全国推广
三、医疗信息化行业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中
基于以上三大驱动力的带动,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处于高速成长期。根据IDC最近发布的报告《中国医疗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2012-2016预测与分析》,2011年医疗行业IT花费是146.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8.9%。IDC预测2016年医疗行业IT花费市场规模将达339.9亿元,2011至201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4%,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仍会高于中国其他行业IT市场的平均增速。
四、行业竞争格局:集中度低,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龙头,和佳进入时间不晚
行业处于高速增长中,同时竞争格局分散,其中:
HMIS系统的复杂性最低,是最为传统的系统集成业务。整个行业大约有超过500家厂商,集中度非常低,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供应商多数集中在本省。
HCIS和GMIS市场上:产品的难度和复杂度高,进入壁垒较高,又是在统一的国家标准下进行,需要供应商具备较高的资质和技术要求,因此能够进入的厂家数量有限。在信息化建设中,成为平台建设的厂商,能够在接下来的进一步推广建设HCIS和HMIS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更容易为地方政府所选择。
五、和佳的优势:思迅技术实力并不弱,嫁接到和佳强势渠道中有望后来居上
5.1四川思迅技术实力并不弱,限于股东实力并未做大做强。
5.2和佳的优势在于对中国医疗市场的理解和强医院渠道,未来有望在医疗信息化领域中后来居上。
六、和佳的核心竞争力:强渠道能搭载日益丰富的产品,丰富的产品进一步强化其渠道优势
在2012年6月深度报告中分析师提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秀的商业模式契合客户的利益(符合医院利益的肿瘤治疗综合方案解决模式,符合多方利益的联诊模式模式),从而牢牢抓住客户,积累起医院网络资源,领先于国内竞争对手。未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产品线业务线不断丰富,将进一步强化这种核心竞争力。”
七、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今年有部分医院整体订单的结算,同时加上医疗信息化业务的收入,分析师上调2013-2015年EPS至1.13元/1.75元/2.45元,同比 83%/55%/40%,对应PE34倍/22倍/16倍,估值相对于增速并不贵,维持“增持”评级。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宝莱特(300246):业绩符合预期,经营趋势良好
来
源:
长城证券撰写时间:
2013-04-24
公司延续了12年下半年以来较为良好的发展趋势,Q1业绩符合预期。电子类医疗器械海外增长较快,国内因淡季因素收入基本持平;天津挚信鸿达血透业务显著增厚合并报表收入,后续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分析师看好公司电子器械类产品种类的完善及血透液的双向布局,预测公司13-15年EPS分别为0.68/0.89/1.08元,对应最新股价PE分别为33.5/25.8/21.1X,维持“推荐”评级。
事件:
公司公告13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819万(+47.79%),实现净利润542万(+46.08%),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额118万(-57.25%)。
公司一季报与此前披露的预增情况较为一致。
点评:
电子类器械增长较为平稳。
报告期内公司母公司实现收入3,775万(+15.76%),增长较为稳健。海外收入2,274万(+28.35%),出口回暖趋势较为明显;国内销售收入1,501万(+0.79%)略低于预期,主要源于国内Q1为传统销售淡季,各地采购及招标尚未启动,预计Q2增长将加速。公司电子类产品梯队不断完善,插件式监护仪仍是增长主力,胎监、高端心电及麻醉机均已完成导入,13年的业绩贡献有望显著加大,分析师对母公司13年的增长情况保持乐观。母公司Q1毛利率46.64%(-1.64pp)略有下滑,预计为收入结构变化原因。费用率整体控制良好,销售费用率20.69%(-1.82pp),管理费用率14.86%(-3.94pp),预计全年保持平稳。
挚信鸿达显著增厚合并报表收入,未来盈利能力有望优化。
Q1挚信鸿达贡献收入1,017万,目前公司产品供不应求,预计全年有望实现40%-50%的收入增长。12年挚信鸿达净利润率仅有12%,今年有望从两方面优化盈利能力:一方面年内有望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届时所得税将按15%征收(目前公司所得税率为25%);另一方面公司正积极展开区域扩张,有望在东北、华东、华南及西南分别布局,届时挚信鸿达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盈利能力有望获得较大提升。分析师预计远期公司血透液的净利润率有望优化至20%左右的水平。重庆多泰目前正处于整合阶段,预计Q1仍有小幅亏损;随着整合的深入及产品优化后实现规模销售,预计多泰今年有望实现扭亏。
维持“推荐”投资评级。公司电子器械类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在海外销售回暖的趋势下增长稳健,为公司提供较好的安全边际;同时,公司在血透领域的产品线拉深及区域布局正稳步推进,业绩贡献也显著加大。分析师对公司的发展保持乐观,预测公司13-15年EPS分别为0.68/0.89/1.08元,对应最新股价PE分别为33.5/25.8/21.1X,维持“推荐”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