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新闻网讯(记者 沈韬)偌大的生产车间内,秩序井然,听不到刺耳的噪声,大型的吊装、运输等设备都在忙碌着,上料、成型、验收、入库,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忙着生产“空心方桩”……在宿迁澳鑫法兰锻造有限公司的基地,金鑫集团总裁赵德成很高兴地说,“这家企业原本濒临破产,我接手后,在开发区的帮扶下,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管桩新工艺,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生产出来的空心方桩,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即使在目前房地产走向低迷的经济背景下,我们却一路上扬,企业每天生产2万米的空心方桩,今年1-8月份,销售同比增长35%以上。”
围绕“两年翻一番、增速争第一”总体目标,宿迁经济开发区主动上门服务,全方位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激荡园区企业创新活力。
只要企业能创新 各种服务送上门
在今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名单中,江苏中科君达科技有限公司名列其中。
江苏中科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物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科技企业。公司从创业阶段就十分重视科技开发工作,不断打造自己的科技队伍,完善科技研发手段。公司成立以来,已有80多个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客户单位成功实施,申请国家专利近十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项,拥有软件著作权证书20项,其中获宿迁市科技进步奖1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3项,2010年承接了宿迁市科技计划项目,其中一项产品获得了宿迁市青年创新大赛一等奖。公司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项目获得了江苏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参与单位称号。
“我们在开发区的企业是幸运的。企业入驻园区以来,开发区组织人事和科技经信部门超前跟踪服务,无论是人才引进、项目申报审批等环节都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在2012年第一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中,科技部门从去年就开始邀请科技厅和知名会计审计事务所相关专家进行多次上门辅导。可以说,在任何地方不会有这里的政府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大。”江苏中科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健如是说。
在开发区,只要企业能创新,各种服务送上门。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科技部门主动上门组织企业申报新高企的工作。科技部门多次组织企业进行政策解读,并上门对企业进行“测评”。一些中小型的科技企业由于人员限制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无暇顾及,开发区科技部门就派专人上门指导。对于多数企业都比较头疼的专利申请问题。科技部门联合知识产权部门对企业进行指导。为了增强企业产学研合作能力,开发区还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对于通过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还给予资金奖励,以鼓励企业申报。相关部门的主动出击,不等企业上门申报的服务态度,让园区新高企申请空前活跃。
去年以来,宿迁经济开发区先后组织6场近230人次的科技业务培训。
为企业创新争取更多科技经费
发展科技扶持创新,当然离不开财政的投入。开发区不仅给科技经费留足空间,还通过各种渠道为企业赢得各项基金扶持。
据介绍,国家、省、市等各级政府每年拿出大量的创新基金用于资助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由于面向全市乃至全国的资助基金,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开发区科技部门多方引导,调动开发区科技企业的积极性,并采取“好中选优”的方法,增强开发区企业申报项目的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宿迁市财政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200万元;产业研究院建设经费1000万元;预算安排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1000万元;新兴产业引导资金5000万元。这些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项目投入,支持和引导新兴产业发展。
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在宿迁市区试点的创新券制度。创新券是针对宿迁市企业创新资源缺乏、创新能力不足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创新货币”,由政府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用创新券向科研机构购买科研服务或购置研发设备后,企业或科研机构持创新券到财政部门兑现。创新券限用于知识产权的交易、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技术难题的解决和企业研发机构设备的购置等。今年先期发放1000万元中小企业创新券支持200家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其中开发区将有60多家企业获得创新券。
打造“智库” 助力企业创新
开发区大张旗鼓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三站三中心”(即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设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收购或设立国(境)外研发机构。对企业研发机构首次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的,同级财政分别给予80万元、30万元奖励;企业启动创建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在市科技部门备案并签订创建协议后,同级财政分别预先拨付40万元、10万元启动建设经费,创建成功后拨足奖励资金。优先支持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2%的企业和已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且研发项目及时在税务和科技部门备案的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科技、人才、新兴产业等各类专项资金和项目;优先安排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省以上项目。对企业新建研发用房的,减免市权范围内相关建设规费。到2015年,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率达70%以上。
去年以来,宿迁经济开发区新达成产学研合作关系30多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近50个,引进各类人才32人。
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同时,开发区注重提升高层次人才的承载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目前,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运行,南京工业大学(宿迁)新材料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进驻,南京农业大学(宿迁)设施园艺研究院、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正式挂牌。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集产业技术研发、高端人才集聚和培养、公共技术服务、高科技企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新型产业研发机构,是开发区新兴产业的创新基地。它将成为园区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软件服务外包等产业提供科技研发和产业信息交流平台,同时也将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试验、推广等公共服务。
在“打造苏北一流的国家级开发区”的行程中,宿迁经济开发区,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礼贤下士招商引智、政策优惠培育企业、大刀阔斧构建平台,风风火火地打起一场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