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版权保护 > 软件50年保护期被指太长 恐形成软件垄断

软件50年保护期被指太长 恐形成软件垄断


时间:2012/4/11 19:38:48  来源:原创  作者:

本报讯 记者万静 北京律师董正伟近日致信新闻出版总署,就正在向公众征求意见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提出,对于计算机程序来说50年的著作权保护期太长,容易导致计算机程序软件形成垄断、妨碍信息技术创新。

  董正伟认为,该草案关于著作权保护期限,统一规定保护期限为50年,这显然不妥。一般的文学艺术作品、影视视听作品50年保护期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计算机程序来说,这个期限太长。计算机软件程序每2至3年就一次升级,更新如此迅速,保护期太长就等于扼杀创新和信息技术进步。

  董正伟提出,保护版权不能破坏法制统一,不能违反反垄断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而遗憾的是,在草案中这样的例子不少。

  比如,草案规定,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制定授权收费标准版权管理机构公告,就可以确定版权作品使用费标准。这一规定就属典型的行业协会价格垄断协议和行政垄断行为。实践中,音著协、影著协、文著协等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统一规定著作权使用收费标准的做法显然是一个行业协会价格垄断协议,这不利于市场竞争、损害其他行业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同时,草案允许版权所有人采取技术保护措施。董正伟认为,这种没有原则的放任版权人保护措施,简直就是承认微软(微博)黑屏合法化,等于让计算机软件程序所有人可不择手段地私自非法入侵用户计算机系统,这违反侵权责任法。保护版权不能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危害无穷。

  草案还规定,版权人可以订立专有许可合同对抗第三人。董正伟认为这个专有许可合同很容易形成价格垄断,妨害技术进步和创新,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利益。

  董正伟建议,计算机软件程序版权保护期可考虑为自首次发表后25年。同时,著作权人订立专有许可或转让合同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著作权人与使用人订立许可合同和转让合同,妨碍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应当接受反垄断执法审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授权使用收费标准应当与使用对象协商确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统一公告实施授权使用费标准构成垄断的,应当接受反垄断执法审查。

现在评论本文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输入框即可显示验证码
相关推荐
软件著作权保护与专利的不同【详情】
国家版权局:网络音乐领域是2015年版权执法的重点
知识产权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著作权类侵权案占60%
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落户海淀-建基金搭平台推服务
专利战争--一场无形的烟火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前所未有的知识产权挑战[详情]
知名音乐公司起诉热销应用"唱吧"侵犯著作权
胡占凡:加强版权管理 打造央视发展新增长点
胡占凡:加强版权管理 打造央视发展新的增长点
热门排行榜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样本 10354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常见问... 8566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 6169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4838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441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优惠政策 3117
2012软件著作权登记费用和流... 2460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2121
商标注册查询 1844
免征小型微型企业免征软件著... 1814
热门认证
双软企业优惠政策 2121
软件产品认定 1640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代理服务流程 1348
软件企业认定 1176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基本条件 1174
软件企业认证代理流程以及方案 970
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 952
软件企业认证需要资料和优惠政策 617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 592
高新技术认定的专家和中介机构 538
关于我们 | 在线留言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6 中国版权在线-软件著作权登记代理
网站备案:京ICP备09084542号北京久源博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