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对于自古繁华的杭州来说,繁华的原点,莫过于集政治文化中心、购物休闲中心等为一体的武林门。
作为现代杭州繁华原点“武林门”的所在地,拥有着“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十强区”金字招牌的下城,又将以创新为驱动力,以
“投资推进年、消费促进年、环境改进年”为抓手,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繁华时尚之区”。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今年上半年,下城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共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2%,其中,金融、商贸、文创等三大支柱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突破70%,处于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领先地位。下城,已经成为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乐土和理想之地。
A
产业创新:勾画转型升级路径图
近日,和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的钢铁电子商务交易服务试点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批准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试点。
成立于2002年的物联网公司汉鼎信息科技,是土生土长的下城区企业。目前,汉鼎已拥有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产品百余种,获1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5项软件著作权,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今年3月,该公司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闻名全国的银泰百货公司,于2010年成立了网上商城“银泰网”,成立三个月就实现日订单过万,日销售额更是创下超400万元的销售奇迹。
坐拥杭城最为繁华的钻石地段,下城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仅今年上半年,下城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达到了92%,比去年增长1.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在这样的基础上,下城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继续推进产业创新,力促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了下城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懈的追求。今年,下城又提出了“3+3”产业发展模式,即提升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和商贸服务三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信息软件、物联网三大新兴产业。
通过产业的不断创新为转型发展提供保障,以上述企业为代表,下城区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上半年,该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总量与增幅均位居六城区第一,金融业增加值行业占比全市第一,文化创意业成为下城区继金融、商贸之后的第三大经济支柱,此外,电子商务、信息软件、物联网产业的数字也增长迅猛,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均同比增长10%以上。创新的驱动力已经在下城的经济发展中爆发出强劲的能量,成为下城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B
人才创新:开启人才强区新篇章
为了掌握发展主动权、提升城区软实力,下城区还提出了“人才强区”的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通过“人才+项目”、“人才+资本”有效地提升下城区的核心竞争力。下一步,下城区将在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不拘一格降人才”,努力建成人才高地,同时下城区还将着力招引龙头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创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并将突出名师、名医、名人、名家的培养引进。
根据下城区的计划,将用5年时间使全区人才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到2016年,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0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1万人;引进和培养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10个、海内外领军型人才30名;每百万GDP中使用人才的人数下降到2.7人以下,初步建成与“繁华时尚之区”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
根据《武林英才培养引进计划》,下城区将积极实施国家、省“千人计划”和市全球引才“521”计划、“115”引进国外智力计划,不断加大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博士后、“钱江特聘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等均在下城区的人才引进范围之内。对于引进的人才,下城区也出台了优惠政策,如对于人才带来的创业项目,下城区将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资助资金、财政扶持、贷款贴息及办公用房房租补贴等优惠政策。为使人才在杭州得到更好的发展,下城区还将给予最多100万元的安家补助,以及住房补贴、子女就学方便的帮助和各项其他奖励措施。
C
载体创新:构筑新一轮发展主阵地
以南部“杭州(武林)中央商务区”和北部“创新创业新天地”为平台,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创新开展楼宇社区建设,着力打造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商务楼宇,积极构筑“南有CBD,北有新天地”中心城区新格局。
南部区域立足“精而优”,坚持精致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全区以武林中央商务区为核心,以庆春路、延安路和体育场路等主干道为主要集聚带,集聚了杭州市80%以上的省级银行总部和外资金融机构总部、主要商贸机构总部以及众多省级重点文化机构总部,下城区已成为国内外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落户杭州的首选之地。
北部区域突出“快而好”,坚持高端化、集聚化、品质化发展。下城北部原是杭州有名的重工业带,如今,通过“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等措施,打造创新中国产业园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留出了新的发展空间,下城北部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D
服务创新:提升企业发展加速度
短短一千多米的庆春路,云集了100多家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各级金融机构,目前下城区不包括投资公司已有金融机构200余家。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多种金融业态并存,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多元发展的格局。
下城区持续推进金融创新、产融结合等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2009年以来,下城区先后以设立“现代服务业信贷基金”、“科技风险池基金”和“联保通”等专项贷款产品和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此外,下城区积极开展企业上市辅导工作,建立一批上市培育资源库,先后推动了杭氧股份、浙报传媒、汉鼎科技等优秀企业实现上市。下城区还先后组织了政银企对接会、创投项目专场发布会、拟上市企业融资对接会联谊会等各类高端活动,搭建了银企、银政交流合作的平台,满足了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需要。
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空间的问题,早在2002年,下城区就率先提出了“向蓝天要空间,向空间要效益”的楼宇经济发展理念,促进优质企业集群集聚。2009年底,下城又在全国率先推出“楼宇服务社区化”的理念,全面推广标准化楼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楼宇社区综合党委、楼宇社区服务中心、楼宇社区促进会“三位一体”的楼宇社区工作机制,推进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五进”楼宇,实现了从“单一的经济目标”到“综合的社会目标”、从“企业找服务”到“政府送服务”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今年以来,下城区又推出“下城区首届楼宇社区文化节”系列活动,致力于增强楼宇企业和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不断提高总部经济的根植性和黏着力。
经过服务举措的创新和办事渠道的优化,下城区楼宇与总部经济已呈现出互促互融的良好发展格局。2011年实现税收千万元楼宇60幢,其中超亿元楼宇16幢,超五亿元楼宇2幢;形成了坤和中心、环球中心、标力大厦、广利大厦等20余幢总部型楼宇;楼宇经济总体排名进入全国前10强,本土企业培育工作也实现新的突破,浙江物产集团成为全省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今年9月,下城区还被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研究基地”,总部经济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中国产业园
8月,下城区与创业邦签订“创新中国产业园”落户合作协议,重点招引移动互联网、消费服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和相关投融资机构,对符合条件且入驻该园区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并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拓展平台和全方位的配套服务,推动创新型人才、项目及产业集群集聚。产业园一期面积约20000平方米,今后将通过二期、三期建设,全力打造创新型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
今年,杭州市获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就落户在下城区。园区积极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重点引进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型企业、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型企业、跨境贸易物流企业、跨境支付企业等。园区建成后,企业不仅能获得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还将充分享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相关试点政策,以及在线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结汇等一站式服务。
知识改变世界,创新成就未来!唯有创新、创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才是城市发展的内在灵魂。在下一轮发展中,下城区将以创新型经济为抓手,完善城区功能,做优服务环境,依托南部武林CBD和北部创新创业新天地两大发展平台,推动特色产业高端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
下城北部作为创新型产业集聚的福地,将以宣杭铁路为界,着力打造东区块的创新经济示范区和西区块的次级商业商务中心区,重点推进创新中国产业园、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平台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下城新腾飞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