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目标任务:制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协同管理、规范管理、主动管理,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提高各类主体的知识产权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
工作措施:
49.制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文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服务机构等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50.研究修订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51.落实《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推动各专项加快制定符合本专项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细则,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信息登记、统计和评估制度,强化监督评估和指导。
52.完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吸收知识产权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评估,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领域知识产权统计评估,强化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信息发布。
53.加强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研究起草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为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化运用提供知识产权的规范性指引。
54.研究制定文化系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性文件,加强对全国文化系统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
55.创新商标行政指导工作机制,建立商标战略实施分类指导制度,鼓励和指导市场主体结合自身发展要求制定实施商标战略。
56.完善广播影视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加强广播影视法律风险防范,推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建立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重点推广广播电台、电视台版权合同示范文本,推进广播电台、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版权委员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会员争议内部调解及行业集体维权机制。
57.起草颁布《教科书法定许可付酬办法》,修订颁布《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58.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加强监督管理并制定实施具体制度,推动其公开、透明、依法开展工作。
59.开展出版业版权资产管理试点,着手进行版权资产管理体系和制度研究,研究起草指导文化企业版权资产管理的文件。
60.发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制定知识产权(专利)优势企业认定办法,选择部分省份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
61.研究制定中科院知识产权管理标准或工作指南,进一步规范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起草制定中科院《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深入推进重大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试点工作。
62.完善国防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引导国防知识产权分析和科学布局,开展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综合管理试点,加强装备采购合同知识产权管理,着手发明报告制度建设。
63.通过“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等引才计划,重点引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急需紧缺的海外高端留学人才;结合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重点支持留学人才以自主知识产权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完善高层次人才回国各项优惠政策,为引进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并使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64.研究制定《加强知识产权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实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开展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的考核工作,继续加大对千名、万名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工程,制定《关于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工作的意见》;实施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化工程。
六、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
目标任务: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业管理体系,落实相关政策,加强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拓展业务范围,加快培养知识产权服务高端人才,培育和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
工作措施:
65.落实《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出台配套政策,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
66.组织实施高技术服务业专项,将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
67.推动《专利代理条例》修订工作,推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促进工程和试点工作,全面开展专利代理人实务技能培训。
68.落实《律师事务所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管理办法》,做好律师事务所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的备案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律师商标代理业务的监督管理,推动商标法律服务规范化。
69.扶持、拓展律师开展专利代理法律服务,在专利代理行业开展专利律师试点工作,着力在两个行业中培育、发展专利律师队伍,做大做强专利法律服务。
70.推动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加强对版权交易活动的指导和管理,支持有关机构开展版权争议调解、仲裁工作。
71.推动将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纳入统一登记管理,细化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执业分类,完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规范化水平和执业能力,扶持、培养一批高资质、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
72.扩大专利保险试点地区规模,开发专利保险险种,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专利保险服务创新机制。
73.落实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全国专利信息传播利用的宏观管理与业务指导体系,支持地方开展特色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工作。
74.构建行业知识产权综合数据平台,建设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专利研究分析案例库,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信息数据库和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预警数据库。
七、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目标任务: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人才培养、学科教育工作,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加强知识产权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重要领域的知识产权集成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快速繁荣发展。
工作措施:
75.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出台《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76.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关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宣传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成效,推出一批自主创新典型,引导各地各行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各项宣传活动。
77.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修订中强化知识产权教育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修订过程中充实有关知识产权教育的内容,鼓励引导高校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建设,开设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辅修课程,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78.指导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相关基地继续加强高素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79.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宣传报道,公开曝光一批被查处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强化知识产权知识法制宣传和诚信宣传。
80.大力实施广播影视精品工程,扶持内容创作生产,提高影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的原创能力,发展广播影视新兴业态,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
八、提高知识产权战略组织实施水平
目标任务:以推进完成《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五年任务目标为核心,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体系和平台建设,开展知识产权战略五年目标全面评估,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先进评选表彰工作,举办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会议和专题宣传活动,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工作深入开展。
工作措施:
81.开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五年目标实现情况评估工作。
82.开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评选表彰活动。
83.组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五周年的宣传活动,充分宣传五年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做好相关纪念活动的新闻报道。
84.组织召开战略实施推进会议,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体系和平台建设。
|